第78章 宗教与权谋的较量 (第1/2页)

好书推荐: 有仙袅袅

喀尔喀蒙古部落秋风烈烈,黄沙漫漫。蒙古大草原上,遍布着喀尔喀部族的营帐。清晨的阳光透过营帐的帘布,洒在军帐之内。萧长瑜端坐在主位,身着黑色绣银边的官袍,眉头微锁,细听属下魏启的汇报。

“将军,噶尔丹近来屡次派使者拜访达赖喇嘛,以求藏传佛教的支持。他意图借助宗教的威望,巩固自己对喀尔喀蒙古的统治。达赖喇嘛果然发出‘和谐共荣’的佛旨,试图使喀尔喀三部归顺准噶尔,但策妄阿拉布坦、车臣汗、扎萨克图汗三部落王公不愿受其摆布,多次拒绝。现他们已派使节入觐京城,请求朝廷庇佑。”魏启低声说道,神情凝重。

萧长瑜沉思片刻,眼中透出深邃的光芒:“噶尔丹真是用心良苦,他知道直接攻占喀尔喀需耗费极大兵力,因此改以宗教为纽带,实乃高明之计。但他似乎忘了,喀尔喀三部虽表面分裂,实则对外敌一向同仇敌忾。何况,他们对准噶尔的野心早已心存戒备,不可能轻易屈服。”

“将军所言极是,”魏启应道,“不过,三部首领现下虽联合向我朝求援,但彼此之间也有矛盾。土谢图汗部的策妄阿拉布坦刚继位不久,年轻气盛,常以为自己能单独对抗准噶尔;车臣汗虽老谋深算,却多疑少决;至于扎萨克图汗,虽人缘极好,却缺乏明确立场。若三人各怀心思,恐怕局势未必能如我所愿。”

萧长瑜微微一笑,起身踱步至营帐外,望着远处的草原,目光深远:“蒙古草原的稳定对大清至关重要。康熙帝旨意,‘怀柔为主,威服为辅’,如今三部求援,正是我们趁机强化对漠南控制的良机。此行,我必得让三部首领明白,唯有团结一致,才能抵御外敌。”

次日,萧长瑜接见了喀尔喀三部的使者。土谢图汗部的使者是一名年轻勇士,披着羊毛斗篷,目光锐利:“将军,我主策妄阿拉布坦虽年轻,但战力无双。他说,准噶尔若敢来犯,他必将以勇士的鲜血染红草原!”

车臣汗部的使者则年长几许,言语谨慎:“将军,我主车臣汗愿献纳贡礼,依附天朝,只求陛下派兵震慑噶尔丹。”

扎萨克图汗部的使者则态度温和:“将军,我主扎萨克图汗希望与两部联手,同时得到朝廷支持,但前提是三部必须团结一致。”

萧长瑜静静听完,面色如常。他抬眼环视三位使者,语气低沉却有力:“诸位,噶尔丹虽欲以宗教统一草原,但其根本目的在于吞并你们的土地和人民。他以达赖喇嘛为幌子,不过是为他自己的野心披上外衣。若三部不能同心协力,再多的清军也无法保全你们的家园。”

三人默然不语。

几日后,萧长瑜亲自带领清军进入三部边界,召开会议,召集三部首领共议对策。帐内,策妄阿拉布坦首先发言:“将军,我部最强勇士已集结五千,随时可以出征!”

车臣汗则冷笑一声:“策妄阿拉布坦,准噶尔何等狡诈?你五千勇士能挡住他们几日?我看不如稳扎稳打,请将军直接出兵,速速平定此乱!”

扎萨克图汗则缓缓道:“两位大汗莫急。我认为我们需要制定更周全的策略,噶尔丹之所以能强势崛起,不仅仅是因为他手下的勇士,更因为他能借助藏传佛教的权威,蛊惑人心。如果我们仅仅依赖兵力硬碰硬,未免太过冒进。”

策妄阿拉布坦年轻气盛,听了这话不由嗤笑一声:“扎萨克图汗,你这是畏敌之论!我喀尔喀草原上的勇士岂会怕了噶尔丹那群乌合之众?”

车臣汗见状,皱眉说道:“策妄大汗,你如此急于动兵,莫非是想独占功劳?若三部联军不能步调一致,我们岂不是自乱阵脚?”

眼见二人争执不下,扎萨克图汗的脸上闪过一丝无奈,刚想开口劝解,萧长瑜已重重一拍案几,语气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两位大汗,目下并非争功之时!噶尔丹之所以敢如此明目张胆,正是看准了你们三部内部的不和。若再如此下去,何谈联手抗敌?”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安静下来。策妄阿拉布坦虽不服,却也不好再争,冷哼一声坐回了席位。

萧长瑜见状,继续说道:“准噶尔的策略,归根结底是以宗教为名行侵略之实。达赖喇嘛虽是藏传佛教的权威,但他绝不会支持噶尔丹彻底破坏草原的安定。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动兵,更要争取草原百姓的民心,让他们明白,真正能保他们平安的,是三部的团结与朝廷的支持。”

扎萨克图汗点头道:“将军言之有理,但噶尔丹的军队确实虎视眈眈,若无足够的兵力震慑,恐怕他会趁机袭击我部。”

萧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