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江南旧梦 梨园初遇 (第1/2页)
暮春时节,扬州城的细雨如织,笼罩着整座城池,烟雨蒙蒙中更添几分朦胧之美。李默宁站在窗边,手中攥着一封刚刚收到的密报,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看着密探跪在地上,冷冷道:“再说一遍,你说顾明书被萧长瑜救走了?”
密探低头颤抖道:“是的,属下无能,未能拦下萧将军的人……”
话音未落,李默宁一脚踹过去,密探顿时倒在地上。他怒不可遏地吼道:“废物!一群废物!我养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连一个人都看不住。”
说罢,他转身一掌拍碎了身旁的桌子,木屑四溅。随即又猛地攥拳,指节泛白,体内的怒火像烈焰般灼烧。他的呼吸急促,眼中布满了红血丝。
过了许久,他才渐渐平复,颓然坐在了檀香木的椅子上,目光黯然地看着眼前散乱的木屑。他仰头靠在椅背上,眼前忽然浮现出那一抹身影——那一袭白衣,在细雨中翩然如仙,惊艳了他的整个世界。
“顾明书……” 他喃喃念着这个名字,思绪被拉回了多年前的扬州城。
那是一个如梦似幻的夜晚。扬州城的细雨淅沥沥地下了一整天,直至傍晚时分才渐渐停歇。李默宁刚从扬州府衙办完事,听闻明月楼有扬州名伶的戏曲上演。本无意流连风月场所的他,却被朋友提起的一句话吸引住了
友人笑着说:“这次的名伶不同寻常,听说是个生得比女子还要美的男子。”
李默宁当时不以为然,只淡淡回应:“戏曲本为消遣,莫非真有人能胜过天仙不成?”
但心中仍有几分好奇,想着不妨去瞧瞧。
夜幕降临,细雨初停,扬州的丽水河畔升腾起袅袅薄雾,将这江南小城装点得如仙境一般。他的马车停在河边,他迈步下车,忽然目光被一个身影吸引住了。
河边,一人撑着一把素白纸伞,身着一袭白衣,步履轻缓,像是从画卷中走出来的谪仙一般。雨后微凉的晚风吹动他衣摆,眉目间透露出几分清冷,却又带着难以言喻的柔和。
李默宁下意识屏住了呼吸,整个人愣在了原地。他喃喃道:“那是谁?”
随从低声答道:“那位是扬州梨园的名伶,顾明书。”
“顾明书……” 李默宁默念着这个名字,眼神愈发深邃。
他定了定神,目光始终追随着顾明书的身影,见他沿着河畔向明月楼走去,便毫不犹豫地跟了上去。
明月楼内,座无虚席,观众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李默宁坐在雅间,点了壶好酒,独自斟酌着。他的目光始终投向戏台,心里竟有些莫名的期待。
随着锣鼓声响起,顾明书身着戏服登台。他一身绯红长袍,扮演的是一位才情绝伦却命运多舛的公子。明眸善睐,举手投足间皆是风情,他用那清亮婉转的嗓音开口唱道:
“人世几多情,流水何曾待。”
李默宁端起酒杯的手微微一顿,目光锁定了顾明书,竟忘了喝下去。他从未见过一个男子能将戏曲演绎得如此动人,不仅有技艺,更有情感。他仿佛真的成了那个命运多舛的公子,举手投足都牵动着台下观众的心弦。
“如此风华绝代,竟是一个男子。” 李默宁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些许不敢置信。
戏毕,观众们纷纷起身鼓掌,满堂喝彩。而李默宁却依旧坐在原地,久久未动。他的目光追随那抹身影直到他离开舞台,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念头:“我要认识他。”
离开明月楼时,已是夜深。李默宁站在河畔,见月色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而那抹白衣身影正站在不远处,背对着他。
他深吸一口气,缓步走了过去,故意咳嗽了一声,道:“顾公子,当真是才情卓绝。”
顾明书回头,见是个陌生男子,微微拱手行礼,淡然道:“公子谬赞了,戏子不过娱人罢了。”
李默宁却摇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他:“非也。顾公子的演技岂能用‘娱人’二字概括?在下李默宁,初次见面。”
顾明书一愣,随即微微一笑,眼神疏离又礼貌:“原来是李公子,失敬了。不知深夜相逢,李公子有何指教?”
李默宁一时语塞,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从不善于与人寒暄,尤其是在面对眼前这个人时,心中竟有些慌乱。他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无甚指教,只是想结识顾公子。若顾公子不介意,可否移步到楼中共饮一杯?”
顾明书低头沉思片刻,最终还是拒绝了:“多谢李公子美意,只是天色已晚,明书改日再会。”
说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