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科举革新起波澜 (第1/2页)

金銮殿上,香炉袅袅,龙涎香的气息弥漫在大殿之中。顾长渊一身绯色官袍,手持玉笏,立于百官之首。他目光炯炯,声音清朗,正向皇帝和文武百官详细阐述着科举改革的方案。

“如今我大梁承平日久,然选官之制却依旧沿袭旧例,多以门第出身论英雄,寒门子弟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亦难入仕途。长此以往,国之栋梁何处寻?臣以为,科举之制,当革故鼎新,唯才是举,方能广纳贤才,使我大梁江山永固!”

顾长渊侃侃而谈,将改革方案的细则一一陈述。他提出,废除现行科举中偏重诗赋辞藻的考核方式,增加经世致用之学的比重,增设算学、农学、工程等科目的考试,并建议在地方设立考点,方便更多寒门子弟参与科举。他语气坚定,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仿佛带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殿上群臣,神色各异。有的若有所思,有的面露赞许,有的则眉头紧锁,面带不悦。皇帝端坐龙椅之上,静静地听着,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顾长渊话音刚落,一个苍老的声音便响彻大殿:“顾大人此言差矣!我大梁科举制度沿袭百年,岂是你说改就能改的?祖宗之法不可废,古人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等当守成持重,岂可轻言变革?”

说话之人正是当朝太师周太师,他是保守派的领袖人物,一向以维护旧制为己任,对顾长渊推行的新政更是处处掣肘。他须发皆白,身着紫袍,手拄龙头拐杖,老态龙钟,却气势逼人。

顾长渊早料到会有人反对,神色丝毫不变,从容答道:“周太师所言固然有理,然时代变迁,旧制弊端日益显露。如今我大梁国力日衰,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民生凋敝,正需广纳贤才,方能扭转乾坤。墨守过时的做法只会导致进一步的衰落。革故鼎新,才是强国之道。”

“强词夺理!”周太师怒斥道,“科举制度一直以来都很好,为我大梁选拔了无数人才,何来弊端之说?你这是在质疑祖宗的智慧!”

“臣不敢质疑祖宗,只是就国情而言,如今的科举制度确实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顾长渊不卑不亢地回应,“譬如……”

他正要继续阐述,却听得殿上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周太师所言极是。新的科举制度,朕也担心会破坏朝廷现有的人才结构,引发动荡啊……”说话的,正是郑王爷,他缓缓从座位上站起身,眼中精光闪烁,意味深长地看了顾长渊一眼。郑王爷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顿时微妙起来。他虽未明确反对改革,但这番话无疑是在给皇帝暗示:改革风险巨大。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官员,此刻也纷纷露出担忧之色,开始窃窃私语。

顾长渊心中冷笑,郑王爷这老狐狸果然坐不住了。科举改革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他们自然会想方设法阻挠。但他早已预料到会有此番阻力,所以提前做好了准备。

“郑王爷所虑,臣并非没有想过。”顾长渊不慌不忙地答道,“新的科举制度虽然会带来一些变化,但并非是要彻底颠覆旧制,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臣的改革方案中,明确规定了新旧制度的过渡期,并设立了相应的配套措施,以确保人才结构的稳定,避免出现动荡。”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况且,我大梁如今积弊已久,若不思变革,长此以往,国力衰弱,才是真正的动荡之源!”

顾长渊掷地有声的话语,让一些摇摆不定的官员开始重新思考。然而,朝堂之外,反对的声音却在不断蔓延。

在京城颇有名望的宋学究,是典型的传统文人,对顾长渊的改革方案极为不满。他认为顾长渊轻视传统学问,鼓吹奇技淫巧,是在误人子弟。他在文人圈子里四处散布言论,说顾长渊此举乃数典忘祖,是想要彻底颠覆传统文化。

宋学究在文人中颇有威望,他的言论很快便引起了许多文人学子的共鸣。他们本来就对改革方案中的算学、农学、工程等科目不屑一顾,认为这些都是“下九流”的学问,不值得科举考试。如今听到宋学究的言论,更是坚定了他们的想法。

年轻气盛的柳才子,更是将宋学究的言论奉为圭臬,四处宣扬,甚至写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痛斥顾长渊的改革方案,一时之间,在文人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原本对改革持中立态度的文人学子,也开始动摇,加入了反对的行列。

顾长渊自然也听闻了这些流言蜚语,但他并未放在心上。他知道,改革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引起一些人的不满,这是不可避免的。他只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一步步推进改革,最终用事实证明,改革才是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