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调整拖网深度 (第1/2页)
“吱吱吱!”
对讲机的干扰声后逐渐清晰起来。
“上方拉一下!”
卫宏在调整着航向,也不忘记看一下后甲板的情况,船岛上四面玻璃,用肉眼就可以看到整个下网过程,通过缆绳下放长度,可以判断出来拖网下海的深度:“有些深了,鱼群在浅水区,大概在30多米的深度。”
拖网的深度过去。
一网拖过去,完美的错过鱼群,鱼群没有进网,就无法捕到。
这又是另一个出海看运气的佐证,你发现鱼群又如何,下网的深度出问题,照样捕不到鱼。
先进的探鱼设备,是可以测出鱼群所在的深度,从而保障每一次下网都有极大的机率捕到鱼,但也不是绝对的,需要知道,鱼是活的,网是死的,就算是你可以调整,有时候在瞬间发生变化,那个时候你就算是发现了,调整也来不及了,就因为时间不够。
同时!
那种先进的探鱼设备,一套可不便宜,哪怕是民用级别的,同样不便宜,一般的渔船不会安装,也安装不起,因为一套高的话达到上千万元乃到几千万元。
就算是次一级的,一套也是几百万元的。
更何况,有先进的探鱼设备,也不是绝对,导致很多的船长,都不想花这个钱。
说法是,探鱼设备肯定要有,但不用太好的。
“明白!”
卫二叔不是船老大,却是渔船的股东,由他掌握对讲机,与船长直接沟通,再传达指令:“深度大概30米!”
只能是大概,不能百分之百精准,就因为探鱼设备不够先进,先进的话,还真可以精准的测量出来深度。
滚轮机启动,只拉拖网上方两头,同时下放拖网下方的缆绳,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快速提升拖网的深度,如果是深度不够,那么就是反过来操作,放上方两头,再收下方两头。
渔船降速。
实际上,从卫宏发现拖网的深度过深之时,他就已经降低渔船的航速,为拖网调整深度赢得更多的时间。
“深度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卫二叔过了好大半晌,同样给出不太确定的答案。
谁也无法百分之百精准,全靠经验来判断,就因为海里情况复杂多变,哪怕是科学也无法保证精准,运用上一些技术,顶多也就是相对精准点,想绝对精准就别想了,因为受到的影响太多太多了,例如说洋流,还有拖网是否被海里垃圾绊到等等,都会影响到渔网的深度,这个时候就算有先进的技术,也无法精准。
“再上15米!”
卫宏观察着斧头鱼群的游动变化,有上浮浅水区的趋势,选择更加保险些:“大网孔拖网,网深长度足够,问题不大。”
“好的,再上15米缆绳。”卫二叔重复指令,是回复自家侄子,也是在转述给船员们听。
又过了好几分钟!
收15米缆绳,换成平常很快,可缆绳承受着拖网的重力,特别还是渔船在拖行着,可就没有那么快了。
连续两次调整拖网深度!
渔船在拖行着,鱼群也在游动着。
其中还有一个实时渔讯覆盖半径,目前可是只有6公里远。
宏泰号渔船所处位置,已经到达鱼群中央。
加速!
加速航行从鱼群中间穿行而过,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你想要调整也来不及,可以说接下来真的就交给老天爷,听天由命的那种,能捕到多少全看运气。
“开始收网!”
卫宏已经看到斧头鱼群的先头部队撞网,同时也发现一个新的情况,便是有一些斧头鱼顺利穿过,是在上方,代表着拖网的深度还是过深,来不及调整,只能是尽最大的可能:“只收上方,下方不收。”
“明白!”
卫二叔出远海的经验不足,可好歹也跟船出海三次,甚至可以算是第四次出海,又不傻,岂会不知道这指令的背后代表着什么:“是不是深度过深了。”
“对!”
卫宏给予肯定的回答,补充指令:“轮滚机开到最高速,渔船我已经降速。”
“好的!”
这个时候,驾驶渔船的人最有发言权,就因为探鱼设备是在驾驶舱里的,甲板上的船员两眼一抹黑,哪怕是经验再怎么丰富的渔民,也无法依靠丰富的经验来做出判断。
跟着指令行事就好。
“可以正常收网了。”
卫宏见差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