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 (第1/3页)

在密室逃脱馆里兼职两年多,宁霜还是第一次遇到像今晚这样尴尬的场面。

躲进化妆室后,她心虚地关上门,抵着门背给店长杨菁发微信,解释刚才发生的事。

杨菁似乎已经在监控中目睹了一切,乐不可支地回复两条语音:“没事的,破坏游戏规则不是你的问题,而且他们的闯关时限也快到了。”

“这是今天最后一单,你赶紧换好衣服,我送你回家,明天还得去新单位报道呢。”

宁霜前不久收到了当地电视台的offer,明天上午九点要去入职报道。

听到杨菁这么说,她赶紧收拾一番。

等她从化妆室出来,那群人已经离开了,店厅前台还放着一封道歉书和两条巧克力。

虽然道歉书全文只有六个字,但字迹一笔一划,看得出尽力工整,很有诚意。

——小娘子,对不起!

-

翌日一早,宁霜到达上淩市电视台。

根据人事安排,她被分到了纪录片小组。

郭鹤文导演看中她三轮笔试面试全部第一且成绩遥遥领先的过人能力,亲自点名要收她为徒。

听说郭导个性孤僻、脾气古怪,很难相处,他从事这一行四十余年,是业内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肯定对手下的人要求也很高,从未接触过纪录片行业的宁霜内心非常忐忑。

下午,她提前问好路,找到冷清的1101室。

屋内的老者满头银发,蓄着长须,身形很瘦,不苟言笑,一身米白色宽松麻布长衣和嘴边吐出的烟雾使他看上去像是从历史书中走出来的修道者,站在几台先进的电子设备后方,有种穿越时空的错乱感。

宁霜微微躬身道:“郭导好。”

郭鹤文点了点头。

没有过多的寒暄,他直奔主题。

“想必你已经听说了,我这里不是什么享福的地方,上下班也不按照单位里的规定。拍纪录片最考验毅力,坚持不了的人占大多数。接下来,我给你三个月的时间适应,如果到时候你要走,我不拦你。”

“我看你简历里对纪录片的练习不多,理论和实践知识都要快速补上。我的下一部片子以中国赛车为主题,资料我会发到你邮箱,等会儿你先跟我去一趟赛车基地,认识车队的主要成员。”

宁霜明白,三个月不仅是她的适应期,也是郭导对她的考察期。

她应道:“好。”

集合出发前,宁霜遇到了今年摄像岗招录的新人张立,和她一样,他也要以学生的身份跟着导师一起参与纪录片拍摄。

远远地看见宁霜走来,张立就挥手同她打招呼:“嗨!宁霜!”

男生看上去像青春洋溢的大学生,穿着宽松印花短袖,头发烫成深棕色,笑起来有个酒窝,很有感染力。

宁霜走近后礼貌回应:“你好。”

宁霜相貌出众,又以第一的身份考进单位,早在见面会时,她就是大家讨论的焦点。

能和这样优秀的女生一起共事,张立显得期待又兴奋,难免滔滔不绝起来。

“听说你是淩大新闻系毕业的,好厉害啊!你的笔试成绩对我们其他人而言像降维打击。”

“没有没有,”宁霜被他夸得不好意思,“我没有你们想得那么厉害,甚至在纪录片方面没有任何知识储备,术业有专攻,以后可能还得麻烦你多多指导。”

顶尖大学、王牌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说自己不厉害,实在太过谦虚。

张立道:“我本科学的化学,研究生学的自动化,摄像只是爱好,半路出家而言,不过如果有荣幸能帮到你的话,我义不容辞!”

“不过你成绩这么好,怎么没继续读研呢?”张立爽朗一笑,将话题移开,“这么高学历还选择考来这里的人似乎不多。”

见宁霜表情顿了下,他很快又道:“我随便问问的,不想回答也没关系。”

张立望着不远处:“郭导和方师傅来了。”

方师傅是张立的导师,全名方向,技术流人才,与郭导一起合作十余年,配合默契。

他正值中年,身材微胖、沉默少言,看上去老实可靠。

一行人简单寒暄后就准备出发。

郭鹤文和方向都不爱说话,两个新人也有些拘束,车内的气氛很安静,路途漫长。

终于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三点半。

这个点,七月的烈日仍像火一般炙烤着地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