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頁 (第1/2页)

李總看著向暖的規劃圖,雖然只有這一塊的,但就像陶市長說的那樣,誰掌握了這個機密,誰就掌握了財富密碼。

參觀完後,向暖也就讓段紅兵帶著李總他們在b市轉轉,她還有別的事要忙,陪著李總他們轉了五天,已經是非常給面子了。

喬玉潔不解的問:「領導,您都陪著李總他們轉悠五天了,怎麼臨了一腳您不踢呢?就他們那天那樣子,您再說說,他們肯定就決定投資了。」

向暖搖頭:「這種項目投資,最少都少千萬級別的,他們可以在我的蠱惑下衝動投資,中途也會在別人的蠱惑下退出項目,這樣非常危險,口頭答應的承諾,聽聽而已。」

「我需要讓他們冷靜冷靜,真正的看到了這個項目的商業價值,看到裡面的巨大利潤,而不是被我,被李總推動著往前。」

「我很希望他們來b市投資,但我也不希望這些人半途而廢,那樣留下來的要收拾的爛攤子比重啟一個項目還要費時費力。」

「這幾天段副市長帶著他們轉轉,讓他們看看我們b市的人文,經濟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就很好,他們看懂了投資,那未來他們一定能得到豐厚的回報。」

「反之,說明他們目光不行,這個項目很重要,我不能把他們交給目光不行的投資者。」

「而且,目前國內的投資熱情很高,海外華人以及一些外商企業,都很看重我們的市場,不著急,這個項目肯定會有合適的單位上車的。」

向暖難得一口氣說了這麼多,喬玉潔一邊點頭一邊記下。

可惜的是,這些人在b市又待了兩天,除了李總定下一塊地的投資外,其他人果然如向暖所料那樣,冷靜了兩天投資熱情就不高了,或者說實力欠缺,都還在猶豫不決。

向暖就沒給他們機會了,機會只有一次。

項目招標第一步,是要發出招標公告。

這個公告在得知他們第二天中午要離開的時候,當天向暖就將準備好的公告登報了,登在了省報跟b市的日報上。

除了這些,還給國內一些已經嶄露頭角的房企發出了招標邀請書。

這些都是向暖帶人親自搞的,因為大家都不會。

向暖也不太懂,只能憑著模糊的記憶,再參考別家的來弄,好在這個時候其他家也不太正規,也就不八十步笑百步了。

李總看到看到報紙後心情有些複雜。

其他人也是,尤其是黃總,陳總,沈總等人。

之前陶市長向他們拋出橄欖枝的時候他們要是答應就好了,這樣就可以直接上車了。

現在……

如果他們還想做b市的項目,那就得按照程序來了。

他們想投標,b市會審核他們的投標資格,不夠格的或者在眾多投標企業單位中不太出色的,會被淘汰掉。

尤其是陳總安總等人,他們的資產其實並不雄厚,之前都是趁著李總在海城的時候通過各種辦法跟李總搭上關係的,得知李總在過投資的超市開業,就跟著來安省了,如此才有機會認識陶市長。

沒想到好機會被把握住。

陶市長在私下說的時候,他們要是定下來就好了,就省卻了這一步,如今不行了,得按照程序來。

幾個資產不是特別雄厚的,這會兒很是懊悔。

但世上沒有後悔藥。

一行人中午吃了招待宴,下午就離開了b市,他們也得回去準備。

市中心項目招商的消息很快就通過報紙在省城傳開了。

大柱他們第一個響應。

新城建築公司這幾年在省城滾來滾去,也滾成了省城前三的地產行業。

大柱雖然很少過問新城的事了,但其他三個股東對此並沒有什麼怨言,該分的利潤一分不少的分給他。

他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實力,幾個大字都不認識幾個的大老粗,能走到這裡,都是因為大柱那個當市長的妹妹。

她提點大柱如何投資決策,他們跟著抄作業就行。

公司越來越大,他們管理起來也很吃力,讓他們管理那些工人行,但要讓他們規劃公司未來走向什麼的,真的是不懂啊。

他們跟大柱請教過,大柱就把向暖給他規劃的那些簡單的跟著幾位老哥說了。

還讓他們培養管理型人才。

公司業務多,但沒有人管理,也是會亂的。亂象一生,公司也就不穩定了。

這幾個人已經在培養家裡的孩子們了,兒子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