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頁 (第1/2页)

等日化廠的生產線安裝好後,安投跟日化廠正式簽署了設備入股的合同。

一條日化生產線,抵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大頭還是日化廠自己的,安投這邊只投資,不參與廠里的管理,重大決策需要上會,到時候會根據會議內容來反對還是支持。

至於向暖從他們廠拉走的那些庫存的錢,還要再等一等,等她把那些設備給賣了才能給,對此羅立國沒意見。

之前她從烏蘭國弄回來不少設備的風聲就已經放出去了,所以安投這邊的設備一到,很多感興趣的省直工廠或者是私人老闆都來看貨。

除了那些發動機等設備外,向暖弄回來的那一大批農機,簡直就像是為北邊城市量身打造的一般。

因為五月底就是北邊小麥豐收的日子,要是有了這一批農機,那肯定能快速將小麥收割再種一批玉米。

來的最早的就是臨阜市。

臨阜市現在的代理市長是劉鵬,之前胡書記的秘書。

本來按照規定,應該派一個市長下來的,但胡書記沒安排,就讓劉鵬這個代理市長配合書記呂頌平管理臨阜市,這幾年也沒做出太耀眼的成績,所以帶字也沒去掉。

大貢獻沒有,但比之前的臨阜市要好不少,至少沒了那麼多黑暗勢力,老百姓能伸冤有門,社會清明了不少。

劉鵬知道向暖手裡有大型收割機,知道到了後第一時間就來安投找她了,他需要收割機。

因為氣象台那邊估計半個月後將會有一場大雨,要是真下了,那小麥可就毀了。

他們市里有普通的收割機,但是不夠啊,就怕大雨傾盆而下,這就是在跟時間賽跑。

向暖看到劉鵬來,也很驚訝,寒暄一番後劉鵬就直奔主題,想要設備,價格不能太離譜了。

向暖笑著道;「劉哥,不是我不給你面子,這些設備我毫不誇張的說,是我拿命換來的,我們的物資加上現金就投入了上千萬,這些東西要是換不來相對的利潤,那我這半年可就白幹了,千萬放在銀行利息都不少了吧。」

劉鵬繼續打感情牌:「我知道,但是敬愛的陶副廳長,我們臨阜市現在真的很窮,你什麼價格拿來的,我雙倍給,行嗎?」

「不行。」向暖直接拒絕。

開了這個頭,那每個人都來她這裡哭窮,她到時候怎麼辦?

她是投資公司,奔著就是掙錢去的,可不是做慈善的。

劉鵬眼巴巴的看著她問:「那你要翻多少倍?」

向暖:「這跟翻倍不翻倍沒關係,目前我手裡有兩種的,一個是荷國的,十八萬一輛。

八十年代荷國用的收割機,已經很先進了

一個是日不落90年發明的,這款收割機擁有目前世界最先進的割台,是日不落那邊才推出來的最先進的農機,嶄新的買都要三十多萬,想要買,還得外匯券。

這些農機都是七八成新,還能用很久,你要是真想要,我給你一個最優惠的價格,二十四萬最低了。

這個聯合收割機配有割台,可以適用不同農作物的收割,像油菜,小麥,水稻,都可以,這已經是最優惠的價格了。

(日不落在90年生產的聯合收割機,圖片資料來源於百度)

下到田裡不但能直接將稻穀跟麥子割了還直接給脫粒了,最重要的是植物莖稈還直接給你打包好了直接搬走就行,一行就有20英尺,也就是六米多,一畝地來回幾趟就沒了,這個價格是真的不貴了。 」

劉鵬聽的是心動又心痛。

這一聽就是好東西,有了這玩意兒,那必須能加快搶收速度,但這個價格,也是非常肉疼的,買不起啊買不起。

見劉鵬在那齜牙咧嘴,向暖伸出兩根手指頭:「剛才那個是第一方案,還有第二個方案,要不要聽?」

劉鵬毫不猶豫的點頭。

「第二個方案就是我讓人帶著車隊去臨阜幫你們收割,一畝地給二十五塊錢辛苦費,你覺得如何?」

一畝地的麥子靠人工的話,最少得兩個人割一天,還得是不吃不喝不休息才能勉強完成。

但聯合收割機下去的話,一般二十分鐘就搞定了,要都是那種方方正正的話,一個小時能收割七八畝地。

一聽說要二十五塊一畝,劉鵬在心裡計算起來。

他們市目前有一千五百多公頃的耕地,小麥種植占據了百分之七十,剩下的是油菜。

一公頃差不多十五畝,一千五百多公頃,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