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頁 (第1/2页)

向暖笑笑,坐下。

胡書記讚賞的看了她一眼。

眾人都在等結果。

半個小時後,趙金福帶來的結果讓眾人都鬆了一口氣。

胡書記的表情尤其放鬆。

誤傷跟謀殺,這個結論對吳義山來說,那就是天上跟底下的區別。

總算是有個好的消息了。

第600章 突審

有了這個突破口,眾人信心大增。

趙金福帶人去了廖長海的家,需要從他的家屬那了解更多的消息。

其他人也沒閒著。

謀殺一把手的罪名太大了,他們雖然不知道李玉貴為什麼好好的要殺廖長海,但很顯然,還沒有到跟李玉貴撂底牌的時間。

眾人把精力繼續放在盜墓案子上。

因為有了吳義山提供的消息,專案組以那個馬常橋為突破口,順著馬常橋的關係線,很快就又確認了這伙自稱是香江人里的另一個綽號叫於老師的,是東省人,根本就不是什麼香江人。

這條線索讓專案組的人就跟打了雞血似的,覺得一順百順,於是立刻順著於老師這條線繼續往下深挖。

這還不算完,之前胡書記讓東省那邊幫忙查了下李玉貴在東省的情況,那邊也給出了調查結果。

眾人這才知道這個李玉貴,早些年是一個六人盜墓團伙之一。

有了這些證據後,專案組連夜突審李玉貴。

等專案組拋出一個個的人名以及他們這個留人團伙早些年在各處作案的案件後,李玉貴的心防終於鬆動了,但他還是死咬著不鬆口,一旦承認了,等待他的是什麼樣的後果可想而知。

但專案組根本不給他再次沉默的機會。

大燈24小時對著他照,也沒有睡眠時間,專案組的成員輪流審訊,從精神層面將李玉貴給擊倒了。

在這個制度還不健全的年代,這些審訊手續很正常,碰到那黑心的,屈打成招都常見。

之前之所以沒對他動刑,是因為還不是時候,如今有了確切的證據,還能對他客氣?

又困又累恨不能立刻躺下的李玉貴終於開始交代了,

據李玉貴交代,一開始回來建廠,是真心的,不想干那危險的行當了。

他早些年因為投機倒把被抓坐牢三年後出獄就直接去了東省,一開始也就是賣力氣,混在各個工地。

後來那工地挖出了個墓,出土了不少文物,李玉貴就聽人說這些東西老值錢了。

李玉貴心思活絡,聽人說了一些後就開始收一些老物件,幾塊十幾塊收來的東西,轉手就能賣大幾十甚至一兩百。

雖然都是清末的東西居多但還是讓李玉貴看到了其中的商機,這比工地幹活來錢快多了。

當然了,也會收到贗品,但是贗品也都是清朝的贗品,不掙錢,但也不至於虧本。

一來二去,李玉貴也認識了一些人,

後來他拜了這個圈子裡的一個人為師,由這個老師帶著他進入了現在的盜墓團伙。

李玉貴人很精,也善於交流,喬裝打扮下就是一副老實農民工的質樸樣子,混在人群里很難讓人記住,所以他主要是負責放風。

放風的人不但要耳聰目明,還要心思活絡,提前踩點,有時候為了一個大墓,放風人能提前一年就開始混入當地居民中獲取信任。

而馬常橋是負責打洞的土工,這活兒也是要看經驗的,厲害的打洞工往往一鏟子探下去,看帶出來的土層就能確定是什麼年代的墓,馬常橋雖然還沒到那個火候,但勝在力氣大,要的也不多,一直是團隊的長期合作夥伴。

前面提到的那個綽號於老師,最厲害,俗稱把頭,就是看墓找墓的,這是個技術活。

聽說他之前是教歷史的老師,亂起來後又被折磨的不輕,後來雖然沒被折磨死,但工作是沒了的,機緣巧合下因為那些所學的歷史知識,開啟了他的盜墓生涯,所以他綽號是於老師。

介紹完了這三個人,李玉貴道:「剩下的三個,是真的香江人,那個叫謙仔的,是負責出貨的,還有個也是打洞工,那個瘦子,是負責後勤的,團隊裡的衣食住行以及洛陽鏟,對講機,火摺子,防毒口罩等,都是瘦子準備的。」

李玉貴看著郭明玉:「郭局,該交代的我都交代了,這都是之前幹的事,我回到臨阜市後就一直老老實實做人。」

「以前是我不懂,誤入歧途,如今我辦工廠,幫助了一千多名家庭,還希望領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