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頁 (第1/2页)

之前全國各地都來花城這邊招商,深市這邊的人也是聽到一些風聲的。

所以向暖提出開發區計劃的時候,這些人並沒有懷疑。

甚至她還從一個剛從海城回來的經銷商嘴裡得知,海城那邊也已經在著手準備搞開發區來吸引國外投資客了。

果然,海城一旦聞到了腥味,絕對是沖在第一線的。

向暖笑道:「海城雖然很繁華,但我們c市水路發達,能覆蓋的區域也不小於海城,只要諸位老闆願意過去開店,第一年的房租可以全免,要是生意不好,你們把東西收拾收拾再回來就是了,要說損失的話,大概也就損失了點路費。」

「但要是生意還不錯,你們可就是c市最早一批的外來投資者,開發區一旦建設起來,吸引了海內外的投資客,就這些人的廠房建設,要多少建築材料?占了這個優勢諸位還怕不能掙大錢嗎?我想諸位都是眼光長遠的人,我們c市值不值得諸位老闆考慮考慮,你們心裡是有數的。」

「你之前說開發區那邊已經要動工了?」一個賣水泥的經銷商問。

向暖點頭:「前天開始正式動工了,別的不說,就開發區這邊需要用到的建材也是一筆不小的數量,我可以幫幾位老闆打個招呼,多少都能讓你們的東西被選中一些的,這樣一來,光開發區的消耗就值回票價了,如果生意不好,你們再走也劊虧本。」

眾人自然明白這中間的道理。

於是,向暖又順利的簽約到了一批建材經銷商,他們都承諾會儘快過去一趟。

就算建材城沒建好,但開發區已經動土了,需要的建材可不少,抓住機會去談,多少能掙點錢的。

之所以這麼順利,不得不說,除了有開發區這個魚餌吊著,還有就是她的身份帶來的便利了。

很多時候你看大佬們談生意簡單的就跟喝水一樣,輪到自己就難上加難。

其實不是你能力不夠,而是你身份不夠,這就是所有人都想爬到更高位的原因之一。

簽署了幾個大的建材商後,向暖又去了花城服裝廠集中地,準備去那邊談合作。

小商品市場主要走的還是批發+零售模式,主要的還是批發業務,所以就得拿一手貨源。

這邊的資源還是很豐富的,一些大的廠子瞧不上她這種合作,但一些小廠子倒是願意。

他們走不開,可以讓家裡人去試試,反正貨他們有,直接從這邊發就行,前期也不需要投資太多。

萬一那邊生意不錯呢?

向暖找了服裝,鞋襪,皮包,電子商品,床上用品,以及一些塑料等百貨,七七八八談了有三十多家廠家。

給的條件也比較優越,免半年房租,先去看看,半年內要是覺得的不掙錢,走就是了。

但要是半年內生意還不錯,決定繼續留下來,那就要一次性繳清一年房租,這個期間要是走了,押金不退。

這也是為了保證小商品市場的商戶不流失。雖然向暖覺得這個小商品市場生意不會差,但也不敢百分百保證,還是要多做一手準備的。

向暖前前後後在花城跟深市之間來回折騰了兩個多月,人都累瘦了一大圈,才決定四月中旬返回c市。

向暖要回去之前,湯小雲跟陶紅兩人一起來了一趟花城。

小商品市場那邊已經搞的差不多了,預計是五月份正式對外營業。

湯小雲一口氣拿下了相連的兩個檔口,陶紅家裡也出錢拿下一個,兩人都準備搞服裝批發。

人民路那邊的鋪子有請的店員看著,還有她婆婆王娟盯著,不會有事的。

兩人得知向暖過幾天就要回去,所以就趕緊過來,到時候跟她一起回去。

她們倆來進貨,向暖不放心,帶著她去了她了解的幾個比較靠譜的廠家。

兩個人還挺挑剔,一共選了七家服裝廠,一共訂貨了四萬七千塊的貨,主要都是夏裝。

批發跟零售不同,零售一個款式你拿個兩三手就算可以了。

批發則是一個款不同顏色最少都要十手起步,不然你批什麼發啊。

這四萬多塊,三萬塊都是湯小雲的,陶紅只有一萬七的貨。

一來是二房不敢一下子投這麼多錢下去,心裡沒底,二來也是錢不多。

搞好了貨,從火車發走後,湯小雲跟大柱這對堪比牛郎織女的夫妻,可算是好好團聚了下。

向暖要走的時候,簽署的合同都裝滿了一個包。

大柱親自開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