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頁 (第1/2页)

而且他們這些年在花城這邊從無到有,如今也擁有了自己的建築隊,也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了,這裡面的道道,多少也了解了一些。

如果真如大柱所說的那樣,那這個建材市場搞起來,他們絕對是有掙頭的。

「大柱跟我們說了,陶處長你這邊有什麼想法只管說。」老黃率先表態。

姓汪的漢子接話道:「我們這群老粗,說實話,彎彎繞不懂,但也不會做虧本的買賣,陶處長,你只管說,能合作咱們就合作,要是不行,我們再給你介紹更大的老闆。」

「對,花城這幾年可出了不少大老闆,還有些都是香江那邊過來的,我們在這行也算是有點面子,可以為你引見引見。」

「那就謝謝幾位大哥了。」向暖高興地道:「到時候還要麻煩你們了。」

說話間酒菜也都上桌了。

向暖給自己倒了一杯酒,敬眾人。

席間,眾人邊吃邊聊,向暖沒有直接亮底牌,而是先將建材大市場的未來前景以及能覆蓋的地域說了下,給眾人畫大餅。

其實也不算畫大餅,因為未來的趨勢就如同向暖說的那樣,只要搞起來,這個建材市場就能讓他們的財富再翻幾倍。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就是這個道理了。

一頓午飯吃的還算盡興,幾個人都表示對c市的建材市場很有興趣。

他們搞建設的,太知道這裡面的水深水淺了,還有幾個給了向暖一些建材廠的負責人聯繫電話,讓她去試試。

向暖感激不盡。

安省目前就只有兩個大型的建材企業,一個是水泥廠,水泥廠在c市隔壁的t市。

鋼鐵廠不在c市,在市。

這兩邊到時候讓老周出面,她就不摻和了。

除了這些,其他的資源都需要向暖自己去找。

建築材料也分很多類,主要是結構材料,比如混凝土,水泥,金屬,磚瓦,大理石,工程塑料等,裝飾材料有塗料,油漆,鍍層,密度板,大芯板一些燈具等軟裝。

再就是專用材料,防腐防水防潮這些,不過目前這一塊比較少,大家的需求還沒到這個高度,就暫且不提了。

第540章 見大佬

這個行業一細分,那類別就多的怕人,向暖不太懂這些,所以也是帶著求助的心態來花城的。

如今有他們這些包工頭牽線搭橋,可比她到處瞎摸索要好多了。

《史記·項羽本紀傳》中有一句話:「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

老張老李老汪他們如今就是這個心態。

他們七十年代初期就出來打工了,那個時候還是集體制,所以出來打工還要給大隊裡份子錢。

但就是這樣,他們還是堅持要出來。

因為比起那些份子錢,他們在外面掙的多得多,一天兩三塊錢的工資,好的時候能有百來塊。(父輩就有人七四年出去賣力氣做大工,修廬山,一天都兩三塊工資)

但這些他們回去是不會說的,家裡人依舊過著苦巴巴的日子。

他們幾個的財富,也是從那些年開始積累的。

等這邊一開放後,他們就帶著家裡人出來做工,帶的人多了,就成了頭兒,就能承包到工作。靠著積累下來的財富,有了立足之地。

其實他們沒有想那麼多的,就是當時的環境攜裹著他們往前走,慢慢的,也就琢磨出味道來了。

於是,包工頭就出現了。

所以向暖一來,這幾個人表現的這麼熱切。

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如今也能在領導那掛號了,這對他們幾個來說,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在滿足虛榮心的同時,還能掙錢能建設家鄉,以後家鄉那一塊,他們也都是叫得出名號的人來,可算是有大出息了,能不高興嗎?

他們高興,熱絡的給向暖牽線搭橋,向暖也高興,跟著他們屁顛屁顛的去拜訪一個個他們熟悉的各行各業的老闆們。

哪怕吃閉門羹或者被人言語不尊敬,向暖也沒有打退堂鼓。

如此這般折騰了半個月,向暖還算順利的簽到了一些廠家。

但人家有個前提,得建材市場搞起來,搞不起來他們是不回去的。

向暖不得不再次找有錢人拉投資。

光靠大柱他們幾個是不行的。

但他們知道這個行業誰有錢。

在大柱他們的介紹下,向暖拿到了好幾個名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