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頁 (第1/2页)

有人消息靈通,得知了「內部消息」,知道c市這邊要搞個什麼開發區,說是要將國外的那些企業吸引過來,一個個的都高興壞了。

那些本來差點錢就想著隨便翻新下就行了的人家,也跟親戚借錢來蓋二層樓了。

外國人都要來他們市投資了,那以後這個小商品市場肯定也非常紅火的。

搞,沒看到人民路這幾年多火嗎?之前幾塊錢一個月的房租現在都漲到五六十塊一個月了,就這還沒有人願意退租。

要不是當初合簽了幾年,估計不少人都要被房東無情趕走了。

現在趕不走,但房租也是漲了十倍不止。

所以,小商品批發市場肯定也能火起來的。

這邊熱熱鬧鬧的搞市場,那邊老周也將其他的領導班子給說服了,開始規划起開發區來。

至於要定在哪裡,今天就召開會議商討。

老周等人是想就在江邊的,這樣也方便運輸。

但向暖提出了反對意見。

「長江是我們的重要淡水資源,目前我們還不知道要吸引來怎樣的投資,但這其中一旦有需要排除廢水的,那這廢水往哪裡排?往長江?」

「長江的水資源一旦污染,長江里的水資源就會遭到破壞,我們這些沿江的城市,最後都落不著好,所以不能選擇這些地方。」

眾人聽她這麼說,有的點頭有的不以為然。

有個年長的道:「長江這麼大,排點污水進去也沒那麼嚴重吧。」

向暖看了對方一眼:「很多化工業排放出來的水都是有毒的,一年兩年是不影響,那十年二十年呢?我們現在就要提前將我們子孫後代的資源給消耗掉了嗎?」

那人不說話了。

「還有一個原因,」向暖讓人打開了地圖:「沿江地區都是老城區,這裡的居住率非常非常高,如果在這裡規劃出一個開發區來,那這些老百姓怎麼辦?要他們搬走嗎?」

「那我們要不要給安家費,要不要給人家造房子?這些費用誰來出?」

一連串的問題一問出來,眾人都啞口無言了,這才知道所謂的開發區,還真不是像他們想的那樣隨便指個地方就能行的。

這位不愧是在黨校系統學習過的,眼光就是比他們長遠。

老周對向暖提出來的反對意見也很信服。

其實他現在腦子裡還是有點摸不著邊的,雖然已經有個大概的框架了,也知道要往裡面填什麼東西,可是先填什麼他還有些舉棋不定。

「那按你說的,我們應該往哪裡?」

其他人也都看著向暖,想聽聽她能說出什麼不一樣的來。

向暖早就在心裡有個合適的選址了。

她拿著筆,在地圖上花了一個圈:「這裡,這裡,還有這裡……」

「這一片都是農村,有些都還是農田,而且距離市中心有些遠。」

「就是,距離碼頭也很遠,這樣的話運輸成本不也上來了嗎?」

眾人七嘴八舌的發表這自己的意見。

向暖沒急著反駁,而是等大家都說完意見後她才繼續道:「選這裡有三個原因,第一,這裡大部分是農田,這樣我們在建設的時候不需要推倒大量的房屋支付高額的安置費,這樣在錢這塊能節省三分之一。」

「第二,這裡靠近省道,是整個中部地區北上跟南下的必經之路,我們目前確實是有水路的優勢,但十年二十年後呢?到時候水路沒有優勢了,我們怎麼辦?」

「第三,我們要搞的開發區目前還不知道要引進來什麼樣的企業,一旦是工業型企業,那周圍肯定是不太適合居住的,這裡遠離居住區不會妨礙到大家的正常生活。」

向暖這三點一說出來,幾乎就將所有人都給說服了。

老周心裡高興:「你們都有什麼意見?」

眾人哪裡還有意見,都被向暖說的三條給洗腦了。

「好,那就先定這裡,具體的還要上報,等上面決定。」

確定好了開發區的位置後,就要開始籌錢了。

因為張老直接投資了紡織廠,這錢大概三月份就能到期,所以老周這邊找了紡織廠的領導班子,提出要一次性抽出兩年的稅收來,不然政府真的沒錢搞開發區。

紡織廠這邊也很無奈,一下子抽走兩年的稅收,他們紡織廠就要因為資金鍊不夠要停產了。

最後還是答應先把今年一年的稅收提前上交。

接著c市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