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頁 (第1/2页)

柯玉明今年五十二了,戴著眼鏡,人看著有些精瘦,有種文人的斯文感。

柯玉明推了推眼鏡,跟大家科普道:「船王董雲你們肯定不知道,但吃水路飯的,都知道他,這人在民國時期就發家了,當時就是海城最大的船舶公司老闆,後來就舉家出國了,如今在國內外都非常有名。」

柯玉明繼續道:「至於他的次子董飛,我還真不太了解。不過我們國內這些年在造船這塊的技術很多都失傳,聽說就是因為當年那一批最厲害的老手藝人,一大半跟著出去了,沒走的也都不知道埋骨何方了,我們造船廠的老師傅,也就只有那麼幾個,手藝倒是能傳承下來,但是有些東西是沒辦法傳承的……」

「這次我們造船廠也走到了絕境,要是拉不來投資,我們船廠也快要撐不下去了。」

向暖沒做聲,她知道還有一些經驗老到的老手藝人被被秘密弄到了海軍基地,造軍艦去了。

這些還是她以前在網絡上看的「大國匠工」時候看到的一些解密後才知道的。

c市的造船廠,造的主要是貨船。

「這次要是弄拉到董家的投資,我一定感謝各位。」柯玉明沖眾人道。

老周接話:「除了我們c市有造船廠,n省,h省等沿江沿海城市都有,他們的第一目標應該都是這位董飛。」

老周道:「我們有的優勢別人都有,我們沒有的優勢海城,津市這種直轄市也都有,所以我們面對的競爭對手都不是那麼好惹的,換位思考下,如果我們是董飛,會選擇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來投資?」

眾人都面面相覷。

老周將目光落在向暖身上。

向暖頓覺亞歷山大。

但被領導這麼注視著,還有這麼多人,向暖是真不敢說我不知道。

她想了想後才道:「如果我是董飛,那肯定是哪個城市給我的利益最大我就去哪裡。」

眾人都知道這點,覺得她在說廢話。

「我們沒有海城、津市有錢,所以論利益,肯定是比不過他們的。」

向暖繼續說:「我不太懂水上的情況,我只是覺得的,相比起海城跟津市,我們的目標應該是跟我們一樣的沿江有造船廠的城市。」

都不是一個重量級別的,去跟人家死磕那不是以卵擊石嗎?

眾人聽她這麼一說,覺得好像也有點道理。

柯玉明道:「你的話有道理,但是董飛就只有一個,如果他投資了海城或者津市,還會投資我們這些內陸的城市嗎?」

「這個我不知道,因為我不是董飛,我只能站在我的角度來分析,對不對的,你們可以參考一下。」

柯玉明皺眉。

但人家說得也有道理。

「在海上跑的船跟在江上行駛的船應該是有區別的,我個人覺得董飛這次選擇內陸船廠投資的可能性不大。」

世界船王,那不管是船的噸位還是技術,肯定都非常成熟了。

直接找靠近海的船廠合作,才能最快利益化。

所以選擇沿江的這些造船廠的可能性不大。

但這也只是向暖的猜測。

她換了個說法:「如果這個董飛真的是全世界有名的船王的兒子,我覺得這次我們的希望都不大。」

「為什麼?」老周問。

因為如今我們的海軍跟國外的比,還是小弟弟。

「那這個世界船王的次子這次忽然回國,手裡會不會有非常先進的造船技術?比起我們這些,我想海軍更需要他手裡的技術。」

說不定我方探子早就跟對方接觸過了。

再坐的沒有傻子,只要點一下就行。

大家都沉默不語了。

是啊,海軍的需求比他們更大。

他們c市的造船廠,是沒資格造軍艦的。

見大家都沉默,向暖也就不說話了。

老周沒想到他選出來的第一個人,就這麼被一盆涼水給潑了。

心裡有點涼,但仔細想一想,向暖說的也有道理。

就算不跟海軍合作,海城跟津市都比他們厲害,人家一個世界船王,也不可能看得上他們這麼個小船廠。

氣氛有些壓抑。

「那你覺得我們從哪裡入手比較好。」何秘書見老領導那樣,就替他問了。

第524章 淺談

向暖看了眾人一眼,輕聲道:「我覺得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轉變一下思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