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頁 (第1/2页)

向暖點頭。

「對了,這個小商品市場,我不打算再像人民路那樣搞的興師動眾了,這次我們會放出一些風聲去的,感興趣的人先來認領,然後交少部分押金,可以先利用這一部分的錢來啟動,這樣地方財政的壓力就會減小一些。」

向暖也是沒辦法才用這個法子的,這就跟那些無良地產商似的,這邊才跟政府貸款買了一塊地,然後找人設計了一下後就開始打廣告,吸引買房的人先來交百分之三十的房貸,地產商再拿著這百分之三十的錢,去購買材料去建造房子。

站在她以前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地產商確實無良不要臉了。

但現在換個角度想法就不一樣了。

她想做事,但地方財政確實不富裕,那就只能用這樣的辦法了。

但她能保證,給這些先交錢的人足夠的福利,保證他們這個錢花的是值得的就行。

老周一聽眼睛就亮了。

「好好好,你先計劃著。」

向暖趕緊給老周降溫:「我剛才說的只是一個想法,能不能行還得兩說,錢還是要準備著的。」

老周點頭,這個是自然。

錢肯定是要給,但只要能緩一緩也是好的。

這老大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跟老周初步溝通完了後,向暖在家又休息了一天,趕上禮拜一,這才正式去計委會上班了。

說計委會大家可能都不熟悉,其實就是發改委的前身。

全名叫國家計劃委員會,成立於1952年,其職責就是進行總量平衡,指導總體經濟體制改革的宏觀調控部門。

說白點,就是管全市經濟的。

老周將學成歸來的向暖放在這個位置上,可見對她的信任。

當然了,這份信任也是向暖憑本事掙來的。

入職第一天,向暖再次遇到了老熟人,當初在縣農資社跟她幹過一段時間的張軍和王煥兵。

這兩人在向暖發言結束的時候,使勁兒鼓掌。

張軍是退伍軍人,王煥兵是工農兵大學畢業的,這些年這兩人也沒在縣裡白混。

憑著跟向暖那大半年學習到的經驗以及一些為人處世的原則,兩人在她離開後,在趙聰的帶領下,也把農資社搞的風生水起。

但前年,農資社莫名其妙的就被解散了,一些業務都分配到了各個單位。

趙聰有關係,跟著向暖的時候也算是做了不少的政績的,目前是含山縣的副縣長了。

張軍跟王煥兵,他們不太喜歡那種削尖了腦袋鑽營的氛圍,也覺得留在縣裡前途不大,各自找關係往市里調。

他們的資歷也夠了。

本以為可能要失望,結果沒想到還真就順利調到了市里,還同時被安排到了計委會。

兩人在看到向暖之前,都覺得是自己憑本事被上單位看上的,但在看到向暖之後,兩人都知道,這是沾了曾經老領導的光了。

這點兩人沒猜錯,老周要向暖回來給自己挑大樑的時候就在給她物色合適的手下。

這可是重中之重,她也需要能幹且衷心於她的手下。

這點從已經可以在一些部門當中層領導的女婿都被他繼續送去給向暖當秘書就能看出一二了。

要不是周愛華現在有了孩子,中心要往家庭這邊偏移,老周也還想把女兒安排過去呢。

在挑選的其他人的時候,張軍跟王煥兵的資料就被老周看到了。

看到兩人之前就在先農資社幹過的時候,果斷的讓人將這兩人調了過來。

因為有張堯發在,向暖的入職還算熱鬧。

小林子帶著她來到新辦公室後簡單介紹了下單位目前的近況。

計委會跟之前的工商局可不一樣,這裡的人一個個資格可老了 ,想要推行一些新政策跟新概念新想法,都比之前在工商局的時候要難的多。

畢竟到目前為止,有些地方都還是計劃經濟時代,每年都由他們來規劃,各大國企生產多少東西也都是根據計委會制定的計劃來的。

某樣東西要是不夠用了,那不好意思,熬熬吧,明年安排企業多生產一些。

要是第二年又生產多了,那不好意思,各大單位平均一下,買回去給員工當福利吧。

所以有些單位明明效益看著不錯,但年年虧損,跟這個計劃也是有關係的。

不過那時候大家都是吃國家飯的,反正不管是虧損還是盈利,跟個人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