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頁 (第1/2页)

向暖就打開給他們看,她拿出一件風衣,直接就套在身上了。

結果這幾個男的眼前都一亮,就開始問價格了。

一聽價格還不錯,紛紛表示要給家裡那口子帶一件。

還有人讓向暖試試別的顏色。

向暖哭笑不得,但也按照他們的要求給每個顏色都試穿了下。

於是,車子還沒發動呢,那款風衣幾個男同志人手一件。

老周沒要,因為他覺得他家那口子,穿不出來這種氣質。

向暖直接說的是四十一件。

做生意有個規矩,不可能一分錢不掙賣貨的。

她也擔心這些人知道真實的進貨價格後回去跟家裡人說,到時候他們的家裡人又會跟身邊玩的比較好的小姐妹說,這樣生意可就不太好做了。

四十一件,眾人也都是買得起的。

好在車子還沒開走,向暖又回去了一趟,把缺的碼跟顏色補上,想了想又拿了兩手。

這些人都是幹部,認識的人差不多是一個圈子的,可不差錢。

回到招待所,一行人吃過午飯略作休息,就要去花城機關開會去了。

雖然是不請自來,但是也要安排會晤的。

開完會,下午就是政府招待宴。

向暖作為全場最年輕職務又最高的女幹部,自然是被重點關照的。

好在這些人也沒灌酒,畢竟都是領導,都有領導包袱。

但就這樣,向暖也喝得有點多,敬酒的人太多了,不喝不行。

官場,酒桌文化不會是不行的,所以向暖應付的還算自如。

回到招待所,老周交代另一位女同志照顧向暖。

他喝的也有點多,何秘書給擋了,但有些酒老周必須喝。

第二天上午,眾人都精神不濟。

下午繼續開會,主要請教的就是一些經濟方便的問題,想要盤活一個市的經濟,光靠某一項是不可能的。

比如你想招商,那你光有土地便宜行嗎?人工便宜行嗎?

也行。

但光靠這兩樣,是吸引不來太大的投資客的,只能一來小蝦米。

整個招商環境都要跟得上,才能吸引國內甚至國外的企業來投資建廠。

李新虎昨天晚上就已經坐火車回去了,向暖也囑託他們將貨帶回去了。

一行人在花城又學習交流了一周,終於在中秋前一天趕了回去。

第二天一大早,人民路這邊熱鬧非凡。

以趙書記為首的機關領導們都來了,老大老二都來了,老三老四等不來是不可能的。

人民路路口的位置已經搭建好了一個台子,等下要在這裡舉行一個簡單的儀式。

這都是向暖離開後寫好了流程交給了何秘書讓他準備的,而今天整個儀式的主持人就是向暖了。

這是一個讓c市人民記住她陶向暖的機會,她自然是要好好把握的。

第464章 造勢

圍觀的群眾將人民路的路段圍的水泄不通。

今天正好又是中秋節,雖然這個時候沒有什麼法定節假日,但碰到這種大團圓的日子,大部分單位跟廠子都選擇在今天放一天或者半天的假,讓職工們好好過個節日。

所以今天出來逛街的市民們非常多。

小雲已經將鋪子裡的衣服按照向暖給搭配好的那樣一套一套搭配起來掛在牆上。

她鋪子的裝修風格也是向暖一手搞的,沒有後來服裝店那時尚前衛,但也比這個時候大部分的店看起來有特色一些。

陶三爺跟陶三奶,也是提前十來天就來了。

家裡就留了下了陶大梁看家,陶建設在縣裡幹活,沒放假。

其他人都來市里了,就連二房的趙慧婆媳倆,陶紅陶竹都來了,陶雲斌已經上大二了,上的是省里的師範大學,所以不在家。

趙慧跟何田田在小雲那邊幫忙,湯小軍負責帶著兩個孩子。

王娟跟陶建國夫妻倆,帶著陶紅陶竹,去了陶家的小吃鋪里去幫忙。

包餛飩,洗菜擇菜串菜洗碗招待等,都需要人手。

三十多個平方的店鋪隔成了兩個區域。

靠近裡面的是小方桌,這都是陶三爺找村子裡的木匠打的桌子跟板凳。

一共擺了八張桌子,多的就放不下了。

一面靠牆的位置是木頭架子,上面放著竹籃子編制的籮筐,洗乾淨的各種蔬菜以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