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頁 (第1/2页)

小林子點頭,轉身走到一旁從抽屜里拿出一個小本子:「都在這裡了。」

向暖翻看了一下,一頁紙空一行寫一行,一頁能寫十一個人的名字。

她數了下,目前就有十三頁了。

當然了,有人拿的多,有人拿的少。

這些人當中也不算都是c市的,還有從縣城裡來的,甚至隔壁市的,但也不多。

向暖拿起紙筆,將拿貨次數跟數量都靠前的一些人給圈了起來。

她看了一眼這些人拿貨的數額,沒忍住再一次感嘆:「做生意可真掙錢啊。」

小林子嘿嘿嘿:「老大,這錢到時候咱們要充公嗎?」

「為什麼充公?」向暖道:「這可都是我自己找人借來的本錢,到時候把應繳納的稅交了就行。」

其他都是她報備過的合法收入。

當初跟崔局說要資金的時候,崔局是一個子兒都不給。

所以她就說了,局裡不出資金,那要是掙錢了可不會充公。

崔局答應的那叫一個爽快。

向暖看著那大幾千塊的流水帳,崔局要是知道了,不知道會不會後悔。

管他後不後悔,反正向暖已經想好了這些錢要怎麼花了,還能保證花的時候讓崔局說不出什麼話來。

第441章 十年計劃

唐和平道:「這種事還是不要留人話柄比較好。」

向暖點頭:「放心吧。」

於是三人趕緊整理好這一倉庫的貨,等下有人要來拿貨。

正說著話呢,就有人來拿貨了。

這個地方一般人不知道的,也就這個圈子裡的人口口相傳才能找到這裡。

向暖離開單位後,第一時間就是跟系統批發了一批那種復古風服裝。

潮流這東西,就是輪迴著來的。

當下有些時髦的衣服,向暖看著也覺得挺時尚的,經典款式永流傳。

所以貨拿到手後向暖就去隔壁省的n市燙了個頭,然後穿著這些衣服招搖過市,接著又放出風聲自己有貨,還要多少有多少。

倉庫里的這些貨,是她找熟人給發來的。

當初在花城那邊參加廣交會,向暖也認識了幾個當地搞服裝的,互相留有聯繫方式。

向暖說了自己的要求,讓對方幫忙進貨,說好價格後向暖直接打款。

第一批貨是三天前收到的,昨晚上就又收到的第二批,收到的貨她都挺滿意的。

第一批貨幫她順利的將那些到處流竄做生意的小攤販們給吸引了過來。

第二批嘛,向暖就是想吸引本地的那些走貨的二道販子。

所以在價格上這批貨優勢非常大,這也很符合唐和平的人設。

二代嘛,仗著有關係,有渠道能拿到優質貨源,但是不會做生意,頭腦簡單不知深淺。

向暖定的價格對一道販子來說是不利的,因為向暖找的這個關係給她弄來的貨,差不多就接近成本價了,一般小一點的一道販子都拿不到的價格。

但對二道三道販子來講,這對他們有利,這差價就是他們的利潤。

甚至碰到好看時髦的衣服,不但不因為進價成本低而稍低降價,反倒還因為款式搶手漲價的。

價格這塊,亂的很。

向暖這麼幹,也想到會招人記恨,搞不好還要被套麻袋。

但她現在就是魚餌,要把掌控著c市投機倒把渠道的人給揪出來。

從根子上把這個毒瘤給去除了,那剩下的二道三道販子就不足為懼。

到時候她再引導一二,將這些散亂無章的小商小販們都統一到一塊,就能形成最早期的市場,有了固定客源,誰不想安定下來老老實實做生意呢?

這就是向暖入職新單位要走的第一步計劃。

她要成立c市第一個小商品綜合交易批發市場,將這個小商品綜合交易批發市場打造成為c市乃至輻射周邊城市的交易批發中心。

有這個計劃也不是憑空想像,而是根據c市的地理位置來定的。

安省屬於中部地區,以前因為靠近長江的緣故,發展也非常不錯。

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水路運輸漸漸沒落。

安省部分沿江城市的優越性漸漸被取締,安省有的別人都有,安省沒有的別人也有,就沒有競爭力了。

再後來別說安省的其他城市了,就連省會的發展也差強人意。

向暖在省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