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頁 (第1/2页)

湯小雲從杏花公社帶了幾個老手過來,如今養殖場這邊是非常穩定的。

向暖暫時不打算帶走湯小雲。

主要是到了市裡的她別看是高升了,但其實她能做主的範圍小了很多。

權力最大的時候,當然還是當杏花公社一把手的時候。

市養殖場什麼的,她肯定是插不上手的,那還不如讓小雲留在縣裡。

縣裡的人看在她的面子上,暫時是不會動湯小雲的職務的。

至於再過幾年,等市場成熟了,向暖還是想讓湯小雲做生意去的。

她這個身份是不適合干生意掙錢的,那她身邊也得有能掙錢的人。

當官的也需要有靠得住的商賈相幫的才能發展當地經濟的,可不是靠嘴吹就能把經濟吹起來。

中午一行人就留在了養殖場吃了一頓好的,下午又去了去了塑料廠,準確的說是塑膠袋廠。

這邊的原材料他們都是從市塑料廠那邊進貨,沒辦法,縣級單位太小了,也沒那麼大的實力一下子進太多貨。

目前塑膠袋包裝廠不愁沒生意,光食品廠的包裝袋就夠塑膠袋廠忙活的了。

向暖其實也不懂這些,看了會兒如何生產後也沒什麼好的意見能提的,也就只能叮囑大家在排廢水的過程中,儘量注意一些,少污染一些。

農資社旗下目前就只有這幾個廠子。

製作辣條的半成品大部分都是從杏花公社那邊進來的。

等她走了,估計縣裡就要搞自己的豆腐坊了。

這也是沒的辦法的事情,人走茶涼,自古以來都是這個道理。

不過如今不再是集體制了,再等兩年,打工潮湧現,有點本事的人都出門打工去了,公社企業漸漸的也會走向衰落。

第433章 調任

向暖將所有的縣辦企業視察完了後,將該分配的工作分配出去,然後讓趙聰主管。

有些事情她現在就要放權了。

趙聰也敏銳的察覺到什麼,對向暖交代的事情都是親力親為,有不太明確的地方才來來請教向暖。

雖然有時候向暖給的建議跟他自己覺得的差不多,但他還是來請教,這是一種態度問題,尤其是在這個敏感的時候。

而向暖,當起了甩手掌柜。

她跟系統買了一些工商方面的書籍開始閱讀起來。

太過先進的的條款被她劃掉,只找出一些適合當下的國情的政策,再將一些比較時髦的詞給代替掉。

她以前沒接觸過這一塊,想要干好,干出色,干出成績真正的推動某些利民政策,那光靠她那點淺薄的見聞可不行。

向暖一開始還覺得自己有點剽竊他人成果的不適感,後來一想這些政策很多也都是實踐中得出來的道理。

這些政策她不會據為己有,更不會大言不慚的說是她自己想出來的。

到時候開會,她引導大家往某一處想,再套一個集思廣益的帽子,把功勞分給大家,這樣也算是既團結了工作夥伴又能將事情辦好,兩全其美。

縣裡都知道周書記可能要調走了,所以大家的神經都繃的很緊。

三月,周書記正式卸任了含山縣書記一職務,即將前往c市擔任常務副,算是三把手了。

這比他最早的預期要好不少,之前他還只敢想能搞個第五把交椅就算不錯了,現在全是託了向暖的福了。

所以他在操作向暖這件事上,也算是非常用心的了。

他之前的職務由錢春生接替,錢春生的職務則由常務副郭明奇擔任。

周書記走的那天,喊了幾個領導班子來家裡小聚。

也沒特別對向暖說什麼,只說了一些場面話,交代大家用心辦事。

第二天,周書記就坐小車走了,市里來接的。

郭湘開始收拾東西,很快也要趕到市里去。

向暖暫時還沒有接到通知,但肯定也快了。

四月初,向暖先接到了市里來的電話,調任她任c市新成立的工商局副局長。

第三天調函才正式下來,縣裡幾個副羨慕的眼珠子都紅了。

向暖在接到調函的當天,就給幾個跟她往來還算不錯的公社書記打了電話。

程寶林,老劉,老黃,還有後來的蔡全。

幾個人第二天來了縣裡見了向暖。

向暖看著他們四個直白地問:「你們有誰想要來縣裡上班嗎?我可以幫你們跟錢書記說幾句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