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頁 (第1/2页)

農資社年前的髮油,年後已經收了幾次貨了都沒有陶二爺家的份。

陶二爺一家這是坐不住了,知道求她沒用,所以去求陶三爺。

畢竟陶二爺是陶三爺的親哥哥,她能決絕陶二爺,陶三爺不能。

見向暖沒說話,陶三爺臉漲得通紅,他歉意道:「丫頭,我就不該開這個口的,是我太心軟了,好了,我走了。」

說完陶三爺轉身就走。

向暖猶豫了下喊了一聲:「三爺爺,您回去告訴二爺爺,想要我重新收他們家的貨也不是不行;

你告訴方梅,讓她在全大隊公開做檢討,檢討她自己不用提我的事。然後,來跟我正式道歉,從事發到現在,她一直欠我一句道歉。」

「只要她做到這兩點,我就可以既往不咎。」

她也不可能長期打壓他們,畢竟這是一個情理大於法治的年代。

而且一直懲罰陶二爺一家,也不是她的最終目的。

有張有弛,有獎有罰,才能讓別人對你產生敬畏的同時也願意讓別人跟隨你。

你一直罰,就變成變相的打壓,別人只會覺得你不講情面,過於無情冷血。

最最最重要的是,如果方梅做不到她說的這兩點,那陶二爺一家繼續被懲罰就不是她的錯了。

她給了機會,現在選擇權在他們自己手裡,最後如果選擇的結果她就不用承擔因果了。

陶三爺聽完向暖的要求並沒有覺得她這個要求過分,而是一臉欣喜地點頭:「好,好,我這就回去跟他們說,方梅要是做不到,二哥也沒臉再來求我了。」

說完他又很慎重地向暖道:「丫頭,謝謝你願意給我這個面子。」

「三爺爺您說什麼話呢。」向暖道:「我們不是一家人嘛,再說您也提醒我了,做事得有個度,也不能全憑我個人喜好。」

「是是……」陶三爺嘎嘎樂。

說完他又想起吳家來。

吳家的人在派出所蹲到大年三十那天才被放回去,成了全村人的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

以前走到哪兒都昂著頭的老吳頭,如今走到哪裡都低著頭,看到人就躲,老大一家還吵著要分家。

「丫頭,吳家那邊……我覺得最好也給個期限,不然時間長了,對你的名聲也不太好,你現在畢竟是公社幹部,事極必反啊……」

吳家在五大隊也是大姓。

春耕的時候吳家的人都在暗中跟他使絆子。

不過也不敢鬧大事,畢竟他還是有權利決定能不能讓他們吃飽飯的。

吳家純屬就是癩蛤蟆趴腳面,不咬人純噁心人。

向暖點頭:「吳家除了吳松他們一家,其他人只要大隊檢討,再來跟我當面道歉就可以。」

陶三爺點頭,「行,我回去安排。」

向暖沒再挽留了。

等陶三爺一走,向暖把筍子倒出來準備留一點起來晚上吃,剩下的焯水曬乾。

不然到明天有些就發青不能吃了。

等把筍子都倒出來的時候她才發現下面居然還有一些米,拎了拎,估計有十來斤。

肯定是他們給的,怕她不肯要所以壓在最下面。

向暖將米放好,繼續剝筍。

等看到薺菜後她想了想,要不……今晚吃餃子?

薺菜餃子……

想想就流口水。

說做就做。

向暖看了下時間還早,將薺菜摘乾淨後跟系統買了一斤肉。

一斤肉才符合現在的生活。

接著開始將筍焯水,留出一部分跟薺菜一起剁碎其他的晾了起來。

還弄了少部分的韭菜餡兒,再放兩個雞蛋放鹽跟少許的味極鮮醬油。

做完這些放在一旁備用,向暖跟系統買了麵粉,擀麵杖以及矽膠墊後就坐在桌子那開始和面揉面,最後包餃子。

包好的餃子用老布墊著放在鍋蓋上,出了擀麵杖,其他的都收起來了。

向暖一共包了八十個餃子。

她以前不太喜歡吃餃子的,但也很久很久沒吃了,所以給自己準備了十個。

再給唐和平送二十個,剩下五十個他們三分應該是夠了的。

二十個餃子算是感謝他昨晚進山找自己,還把自己背回來了。

餃子全部準備好,兩個小的先放學回來了。

得知晚上吃餃子,兩個人高興的跟什麼似的,向暖道:「水缸里沒水了,你們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