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第1/2页)

接著把油瀝的差不多的小魚留了一碗,剩下的裝到了鐵皮罐子裡。

鍋里的紅油小魚仔則是裝進了大碗裡,剩下一些盛到碗裡,遞給了陶天翔:「拿去吃吧,鍋接著燒吧,我來煮魚。」向暖道。

陶天翔點頭,先把火重新燃了起來,然後站在灶台那伸手拿了一個慢慢吃起來。

向暖先把三條鯽魚給煮了。

陳家康很快就回來了,也沒空手。

籃子裡有炒花生,有兩個碗裡還裝著兩塊豆腐,還有十幾塊用紅薯跟大麥熬的糖漿做的米切糖。

這得是家裡不愁吃的又疼愛孩子的才捨得做。

向暖吃了一塊,味道比她以前在省城讀書的時候看到一些人在火車站用大鍋現場做的要好吃多了。

紅薯跟大麥熬出來的糖漿,跟白砂糖熬成的糖漿,那是絕對不一樣的。

向暖問:「這是誰家給的?」

「劉嬸子給的是花生,吳嬸子給的是豆腐,黃嬸子給的是米切糖。」

向暖瞬間就有了打算。

等鯽魚熟了後,向暖給裝到三個藍邊碗裡,年前夠吃了。

接著將鍋洗刷後,開始準備晚飯了。

正好吳嬸子給了豆腐,所以晚飯就是魚頭燉豆腐,再準備了一些大白菜,小青菜,香菜,菠菜。

然後將把三斤多的河蝦全部白灼了,再調製來一碗調料。

向暖翻出家裡的小泥爐,用碗盆裝著就燉上了。

這一晚,兩個小的吃的肚子滾圓,坐在那不動,動一下就難受。

向暖也有點吃撐了。

三人發了會兒呆後,兩個小的主動收拾碗筷去洗刷,向暖則趁機回了房間,跟系統買了不少東西後又翻出之前小隊給他們家分的紅薯跟黃豆,然後對陳家康道:「你們在家,我出去一下。」

「你去哪裡啊?」陳家康問。

「我去找吳嬸,讓她給我打點豆腐。」

說著向暖拎著東西出門了。

吳嬸看到她來了後驚訝地問:「怎麼這麼晚還過來了?」

吳嬸一家人也在吃飯。

今天是難得能吃到魚肉的一天,吳嬸家也煮了雜糧米飯。

「吳嬸,您做的豆腐太好吃了,我想讓您幫我打點豆腐。」

「哎喲,這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嘛。你要做多少?」吳嬸問。

「我們就三口人,最少得吃到正月吧。」

「那我先給你打三斤黃豆的,吃完了再打,這豆腐得天天換水養著,也只能養個十來天,再長口感就不好了。」

「那行,我正好拿了三斤黃豆來。」

吳嬸接過,「二十六那天給你。」

「行,這是工錢。」

向暖遞過去一塊錢。

吳嬸不肯要。

「您家柴火也要錢,還有人工費……您就拿著吧。」

「哎喲,你非要跟我算這麼清楚,那也就算一個工,你給個兩毛就夠了。」

「行,那就兩毛。」向暖給了兩毛錢,吳嬸子又叮囑她回去慢點,這才關上門。

向暖又去了黃嬸家,以同樣的要求讓黃嬸子幫忙做點米切糖。

材料都是她給,然後給了黃嬸子五毛錢柴火費以及手工費。

這個熬糖漿非常耗時,也很廢柴,給兩個工的錢不算多。

處理好這些事,向暖哼著小調回去了,嗯,沒事就可以過上不用上班享受美食的日子了。

過年,真好啊。

第159章 頂樑柱的凝聚力

第二天就是南方的小年了。

一大早,向暖做好了早飯後才將兩個小子喊起來。

這兩小子昨晚上吃撐了,難受的十一點多都沒睡,向暖不得不跟系統買了一些消食片給兩人吃下去才稍微緩解了一些。

所以早上就起不來了。

按照這邊的習俗,過節的早上得吃米飯,意味著以後都有米飯吃。

你要吃稀飯紅薯這些,就意味著你們家這一年都吃的不好。

就是一個寓意也不真就是這樣。

只是代表著人們都對來年的期望,所以在這些特殊的日子裡,總是力所能及的讓全家人吃得好一點。

向暖煮了米飯,炒了一碗醋溜大白菜,一碗肉絲炒白菜杆子,一碗魚。

昨晚煮好的魚經過一夜,那魚湯早就凍成魚凍了。

沒辦法,沒有大棚的年代,冬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