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第1/2页)

但凡他們經過的地方,田埂邊的雜草都要挨一腳踹,路還沒走一半,一身乾淨的衣服已經髒得不能看了。

大人們有的喊孩子名字,聽到孩子答應後再隨手摺一根樹枝,追著孩子就要揍,一路上都是雞飛狗跳。

向暖昨天得到反饋回來的數據後就騎車回家了。

她做好家要被造成狗窩的樣子了,結果到家後發現還挺整齊的。

看到她回來,兩個小孩也高興壞了。

她回來有點遲了,陳家康已經在煮好了紅薯稀飯。

她不在家,兩個孩子的菜就是自留地里的白菜,青菜,蘿蔔。

向暖看著中午剩下的菜,一點油星子都沒有。

向暖道:「這次我去城裡弄了不少油,明天就能拿回來了,以後咱們家吃油不用省著。」

兩個小孩聞言高興壞了。

第二天她要早早去公社髮油,兩個小孩在家也悶壞了,都要求跟著她一起去。

想了想就帶著兩個人去了公社。

她的女式自行車,前面也是有橫槓的,就是比二八槓矮一點,其他都差不多。

陳家康比陶天翔高,所以就坐在了後面。

有陶天翔在前面給她擋了一點風,向暖騎起來也沒那麼冷。

陶天翔被向暖用圍巾將狗頭都包起來了,但還是吹的他鼻尖通紅,但他一點不覺得冷,心裡熱乎乎的。

向暖到公社的時候公社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

一共七個大隊,向暖是分批安排了兩天發的。

今天是一二三三個大隊。

因為後天就是他們這邊的小年了,所以東西要在年前發下去。

這三個大隊人口比其他公社要多一些,尤其是第一大隊,鎮上的人都屬於第一大隊,人口比較集中。

向暖到了後,眾人就開始忙活起來了。

一共擺了三張桌子,向暖,周萍,葉雲芳負責記錄,其他男同志就負責稱重。

油坊里有專門的那種勺,一勺有一兩三兩半斤不等。

公社這邊借來的是半斤的勺子,還有一個漏斗。

今天是個大日子,向暖很狗腿的讓唐和平說幾句。

唐和平往那一站叉腰就道:「大家今天能吃上這不要油票的平價油,得感謝陶向暖同志,是她一個人冒著寒風去省城找關係,才弄到兩千多斤油的。」

「所以咱們第一個感謝的就是陶向暖同志,我們給陶向暖同志鼓鼓掌,感謝感謝她。」

排隊的老百姓們立刻就鼓掌起來,看著向暖的眼神也是炙熱的。

這些底層人民真的很單純,誰給他們帶來了好日子,他們就感激誰。

第147章 又出么蛾子

唐和平的話一說完,隊伍中就有一對老夫妻帶頭鼓掌。

有人帶頭,其他人也都跟著啪啪鼓起掌來。

在場的老百姓,不僅有排隊來買油的三個大隊社員,也有老大遠趕來看熱鬧的其他大隊社員。

他們就好奇,就想來看看,這件事是不是真的。

那要是真的,就是借錢也要買這一斤油啊。

向暖也站了起來,被這麼多人用炙熱的眼神看著,她胳膊上都起了雞皮疙瘩。

有種說她不讓來的感覺在心底沸騰起來。

她知道自己很渺小,可也想對得起這些底層老百姓的那一份炙熱。

向暖呼出一口氣,聲音很大地道:「謝謝你們相信我,願意跟著我這個小丫頭干。

年前農資社花錢去省城給大家弄來了平價油,等開春後,農資社會出更多政策,多了不說,最起碼能保證咱能多吃上幾回肉。

我也不說什麼煽情的話了,咱們就說實際的,跟著農資社的政策走,以後好日子天天有。」

「好,吃肉,過好日子。」

「對,跟著農資社干跟著陶廠長吃肉。」

老百姓們的叫好聲不絕。

一時間氣氛熱鬧的一點不亞於過年。

人群中,說好來道歉的吳大爺這會兒正抱著膀子帶著吳家一共有十幾口人站在那看著這場景。

尤其是意氣奮發的向暖,看著格外的刺眼。

看到這麼多人擁護她,吳家就有人就很懊悔之前跟向暖對著幹。

人家的私生活跟你有什麼關係呢?你聽了就聽了,為什麼非要多嘴的去傳呢?

但也有極個別缺心眼的,看到向暖這麼風光,就覺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