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第1/2页)

他媽的,論不要臉,還得是這小子。

吃好飯後眾人又說了幾句,時間也而不早了,就起身準備走了。

唐和平率先起身:「今天謝謝幾位招待,回頭一定要記得來我們杏花公社啊,一定要來。」

說完拍了下向暖的肩膀:「走了。我們在外面等幾位書記。」

向暖也趕緊起身,跟著唐和平走了。

他們倆一走,幾個書記對視一眼。

老劉喊來楊經理,問了一下多少錢。

眾人一共吃了八塊六,還要七斤糧票。

眾人開始掏荷包,老劉掏出一塊六,「我給一塊六,不出糧票了,剩下的你們一人一塊加一斤糧票。」

眾人也沒意見。

湊了錢跟糧票結了帳出來,就看到站在門口的兩人。

眾人一起往縣招待所走。

路上,老劉還在問向暖怎麼才有能人。

向暖就很無語,這幾個老頭可真執著。

於是她臭不要臉地道:「良將難得,這個得看緣分。」

給老劉都整無語了。

向暖只好掏心窩子說:「不是我不跟你們說,是很多東西真的要看人的,隨機應變這個本事,不是誰都有的。

這樣,等我回去了,就把我之前建立農資社的一些資料整理下給你們,你們相互傳著看看,至於其他的,我是真的沒辦法。」

也只能這樣了。

回到縣招待所,向暖耳根子總算能清淨一會兒了,還能蹭個的公共浴室,洗個熱乎乎的熱水澡。

第二天唐和平還有一個會,向暖又去了一趟百貨大樓,總算買到了兩斤紅色的毛線。

中午吃過飯,兩人一起坐車回到了杏花公社。

向暖都沒去公社了,直接去了茶園,把那兩斤毛線給了湯小雲。

「你會織圍巾吧?」

「會。你要什麼花樣的。」湯小雲摸著毛線道。

「就給小孩子們圍的,你幫我織兩條,要是有的剩,就給你了,你想織什麼都行。」

「不用不用。」湯小雲道:「我閒著也是閒著。」

「那也不能讓你白幹活,就這樣,我先回去了。」說完將東西綁在自行車上就騎走了。

半路沒人,就把東西收回去了。

陳家康看到嫂子回來高興壞了。

雖然他不用上學,但一個人在家真的挺無聊的,他有些懷念陶天翔在的日子了。

轉眼到了臘月十五,還有半個月就過年了。

這天,向暖把自己之前打算給全公社供應一批油的事情跟唐和平說了下。

唐和平聞言都愣住了:「你有這麼多油?」

向暖道:「我用茶籽油跟人換了一些,還有的就是打算動用剩下的錢去買,您要是答應的話,我這邊就去操作。」

農資社帳戶上還有三千多塊。

向暖道:「這些油稍微比供銷社裡的油貴個一毛,但不要票,就這也不一定家家戶戶都買得起,我估摸著兩千斤差不多了。」

整個公社,還真不一定有兩千家能買得起。

規定的是一家最多只能買一斤。

先看情況,要是不行的話,人數少的就只允許買半斤,都可以隨時調整。

向暖繼續道:「農資社成立了半年了,社員們也都很配合我們的工作,我的意思就是,咱們得讓社員們看到,跟著農資社走,好日子天天有。」

唐和平點頭:「那你要是能聯繫到人弄來油,我自然是沒有意見的。」

向暖點頭。

這一批平價油的運作看起來是她吃力不討好,並且還有暴露的風險。

但她想要上位,那就必須有群眾基礎。

冒險給老百姓弄這一批油,說直白點,就是她收買人心的手段,給自己的將來鋪路,所以這個險,值得冒。

作者有話說:

有個讀者說女主賣給鐵路局醫院客運公司五十斤,一百斤,太少了,很出戲,所以給我打兩星。

在這裡我解釋一下:之所以只要這麼多,因為這幾個單位都是有長期合作單位的,你一個陌生單位,人家第一次合作不可能就跟你要多大的量,這是不切實際的。做過銷售的都懂這個道理。

第二,那個年代,誰採購也不可能大幾百上千斤的採購啊,就算要得多,人家也是分批次採購,誰口袋裡也沒有那麼多閒錢。

要是你們看某一個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