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天子之剑 (第1/2页)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

黎民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更新了耕作方式与农作物,粮食产量大增,几乎没有流民出现。

同时帝国大幅减少了农业赋税,发展商业,农商两种税法颁布开来。

造纸术与印刷术广泛流传。

天下各大城池已经开始兴办学堂,由帝国拨下财政,培养寒门弟子读书。

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出现,和学堂的兴起,使诸子百家全部投身其中,几乎没人再进行反秦事业。

而许多农具农术的问世,导致十万农家子弟安居乐业,反秦之人彻底没了基础。

沈倾仅仅用了半年,就将风雨飘摇的大秦帝国,巩固地牢不可破,这等手段,韩非自忖难以望其项背。

“沈先生入世,实乃万民之福,天下之福!”

韩非发自肺腑地向沈倾行礼说道。

沈倾摆了摆手,不敢居功,毕竟自己是厚颜无耻的开挂之人,这功劳还是不要落在自己头上的好,自己受不起,也没有资格受。

黎民百姓的幸福从来不是出自某个人之手,而是出自他们自己。

或许有谁有着经天纬地之才,挽苍生于水火,但要知道,他也是黎民百姓中的一员罢了。

沈倾看着韩非:“不知道公子对目前的帝国,如何看待?”

韩非正色说道:“万民归心,盛世之景。”

沈倾摇头,“这才刚刚开始而已。”

“刚刚开始?”

韩非不理解,眼下的帝国,比之上古时期炎黄之治,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韩非看来,这已经足够强大稳定了,为何沈倾会认为是刚刚开始?

“非愿闻先生教诲!”韩非虚心求教。

沈倾却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说道:“这名为天下的棋盘,我已经帮你搭建好了。”

“韩非,到了该你落子之时了。”

“明日去秦宫面见始皇帝吧,他会为你解惑。”

沈倾说完,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随后起身,带着焰灵姬离开了紫兰轩。

翌日清晨。

韩非赫然站在早朝的群臣队伍中。

其实嬴政与韩非一直保持着联系,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流沙可是出了不少力,其作用甚至还在罗网之上。

而后来的流沙反叛帝国,也不过是韩非为了顺应天道,避免天道过分忌惮祖龙而出的权宜之计。

如今有沈倾出面,震慑天道,韩非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出现在帝国朝堂之上。

韩非的出现,使诸多秦臣震惊,朝堂之上议论纷纷。

但随着始皇帝的到来,整个宫殿安静了下来。

韩非抬头看着如今的嬴政,不似先前时候的阴翳,煌煌帝威毫不遮掩,睥睨的气势很难不让人为之折服。

在龙椅之后,一副巨大无比的图画横在大殿最显眼的位置,嬴政的身后。

无论何人抬起头来,都会看到这幅图。

嬴政清了清嗓子,向众臣宣布:“当年韩非乃是假死天牢,此后隐居咸阳,如今重新回到朕的身边,为朕分忧,为大秦出力,诸位爱卿,还不欢迎韩卿的到来!”

群臣齐声说道:“恭贺韩非先生重回朝堂!”

韩非上前一步说道:“谢陛下恩典!”

“只是,臣尚且有一事不明,可否请陛下为臣解惑?”

“爱卿但说无妨!”

韩非说道:“昨日帝师大人曾找到臣,对臣说,如今的大秦帝国的伟业才刚刚开始,臣不知是何意?”

“哈哈哈哈!”嬴政站起身来,随后对韩非说道:“爱卿,你且向朕的身后看去。”

嬴政指了指身后的万国堪舆图,随后又将手指放到了一个红色圆圈之上。

“爱卿,此图名为万国堪舆图,这红圈所在,便是大秦帝国的疆域。”

“而这幅图其他地方,都是大秦所没有到达之地!”

韩非如同当初的嬴政一样,一脸震惊地看着这幅图。

之后,他身边的一位大臣对他说道:“如今的帝国,正在为开疆拓土做准备,有了韩非先生的帮助,帝国大业将会更加顺利地完成!”

韩非看向此人,只见此人眼含狂热之色,好像是要立刻提剑上马,辟土开疆一般。

不光此人,殿内所有大臣,都是如此目光灼灼。

再看着大殿最高处的雄主,那伟岸的身姿。

韩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