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升起骷髅旗 (第1/3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这几日,蒸汽锅炉始终如一地稳定运行着,它产生的蒸汽偶尔会顶开安全阀泄压,不时的就发出呲呲声,只不过在这炎热的天气里,锅炉附近的高温却让人难以忍受,锅炉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火炉,尽管如此,薄钰却始终坚守在那里,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但他却毫不在意,只是专注地盯着锅炉,思考着应该再如何的改进。

宋毅骋看着薄钰那坚毅的背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看重。他知道,这个年轻人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使命,从蒸汽锅炉到蒸汽机,这不仅仅是一段技术的跨越,更是一次历史的飞跃。而这个重任,现在正压在薄钰那瘦弱的肩膀上。

“薄钰啊,这蒸汽锅炉算是成功了,不过有一个问题你要考虑进去,那就是保温和隔热,你看,这四周,热浪滚滚,根本不适合人待着,所以,你要想办法,对锅炉进行隔热的处理。”宋毅骋走到薄钰身边,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专注的薄钰并没有发现宋毅骋的到来,直到这时才反应过来,“宋先生,您来啦,学生这几天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可始终也没想到什么好东西可以用来隔热,倒是知道些烧窑的砖可以,不过,那些东西太大了,要是用起来,这蒸汽锅炉站的地方就太大了。”

“我记得列子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不过我更愿意叫这种东西为石棉。”

“石棉?”薄钰疑惑的看着宋毅骋。

石棉的前身可以说就是火浣布,有一定关联,但其实并不是同一个东西,宋毅骋这么说也是为了让薄钰能够联想的到。

这石棉从字面上就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首先就是石头,是矿,打碎了就是纤维,有长有短,据宋毅骋的记忆,石棉纤维大概都是在几毫米到几厘米,不过世界纪录却是2.18米,就是他脚下的这块大地上发现的。其次,混上四分之一的棉纱,就可以制成非常好的防火纺织材料,这就是石棉这两个字的来历。

听了宋毅骋的解释,薄钰也明白过来,“原来是一种石头矿,不过,宋先生,这矿去哪里找?”

这下是真把宋毅骋问住了,他那个时代,石棉加工污染严重,尤其是其细小的纤维很容易让工人吸入肺里,最后造成尘肺甚至肺癌,有一阵好多尘肺病人维权,这才让宋毅骋有些印象,青海、新疆、四川、云南和甘肃有,但具体去哪里找,他是真不知道。

不过再难,他也得去找,因为还有一种东西是需要石棉的,那就是盘根,盘根这东西说白了就是密封圈,但又不是普通密封圈,这盘根是用在蒸汽机上的,蒸汽机气缸需要用浸透了油的盘根来密封尾端,因为尾端是有连杆要来回动的,必须要密封的,比如蒸汽火车上从气缸出来的那根推动车轮的连杆儿,其实他有个更专业的名字。那就是鞲鞴 ,不过名称可以很多,原理就一个,不管是鞲鞴还是曲轴连杆,其实就是指的带活塞的连杆儿。只不过在蒸汽机车上叫做鞲鞴。

密封为什么用盘根不用橡胶,肯定有它的道理,高温高压这环境根本不是一般橡胶圈能解决的,相对而言还是盘根好使,而且便宜,所以既然有科学家都给设计好了,宋毅骋也就没必要去学小说中用什么麻绳了,要是麻绳能用,就不会使盘根了,在一个这活塞连杆儿是往复运动,不是旋转,所以也不是一般的橡胶密封得了的。

反正这个石棉的事情他是告诉薄钰了,具体怎么去搞,他就不管了,“需要什么资源,直接跟我说,我一定满足你的要求。”

薄钰也是两眼一抹黑,这石棉矿他还是头一次听说,能知道要什么,只得点头答应了。

又闲聊几句,宋毅骋语气凝重地说道:“薄钰啊,从蒸汽锅炉到蒸汽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条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你要耐得下心来,多思考、多研究。过多的东西我也不太懂,所以,这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摸索前行。”

薄钰看着宋毅骋那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眼神,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坚定地说道:“宋先生放心,学生必不负所托。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我都会坚持下去,一定造出这蒸汽机来。”

宋毅骋听了薄钰的保证,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光芒。他点了点头,语气柔和地说道:“嗯,好,有信心就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成功。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你的背后,有我和大家的支持和期待。”

薄钰听了宋毅骋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单,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有宋毅骋的指引和支持,有大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