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京城局势,王之仁给的小坑 (第1/3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在整个热闹的诗会上,宋毅骋犹如一个透明的旁观者。他并未挥毫泼墨,以诗词引人注目,也未有名妓围绕其旁引发他人嫉妒的怒火,更未与众人进行激烈的舌战,没有装叉打脸,他只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与相识的人偶尔寒暄。尽管这群士子们的思想和品行各异,但他们大多都怀有雄心壮志。无论宋毅骋是否认同他们,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象征。然而,宋毅骋,却并非如此,他代表不了这个时代。

沈华鬘的直率让宋毅骋一时语塞,正当他不知如何回应时,远处传来的呼唤声打破了他们之间的尴尬氛围。

“宋游击,宋游击。”来人的呼唤声在人群中显得尤为突出。

“你是?”宋毅骋并不认识来人,但从他的穿着来看,应该是哪位大人物的随从。

“小的是张抚台的随从,张抚台有急事要召见您,还请宋游击速速去一趟巡抚衙门。”来人焦急地说道。

宋毅骋从来人的表情中看出,肯定是发生了重大的事情。否则,张国维不可能这么着急地召他回去。这诗会的请柬还是张国维给他的呢,如果没有紧急的事情,怎么可能半路把他召回去。

正愁不知道怎么应付沈华鬘的宋毅骋,赶忙说道:“好,头前带路,我这就过去。”

刚要随着来人离开的宋毅骋,却被沈华鬘一把拉住了胳膊,“你还没回答我呢!”

此刻的宋毅骋心中五味杂陈,他回头看了沈华鬘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挣脱了沈华鬘的手,“巡抚如此急召,必有大事,这事情等我回来再说。”

“好,我等你。”沈华鬘神色坚定的说道。

没有跟任何人告别,宋毅骋本就在外围,他叫来老周,一同跟随着张国维的随从急匆匆地往回赶。。

苏州城内的巡抚衙门,张国维端坐在大堂之上,神态威严,目光锐利如鹰。下首则坐着两位副总兵,一位是李成栋,另一位是王之仁。

在仆人的引领下,宋毅骋进门依照礼数行了行了礼。张国维一挥手,示意他坐下。

此时,宋毅骋才有机会仔细观察了一下在座的众人。王之仁年约五十有余,他的眼神中透露着一丝阴戾之光,仿佛一条隐藏在暗处的毒蛇,让人不寒而栗,这点让宋毅骋感到有些不自在。而李成栋则是一脸戏谑的笑意,这让宋毅骋心中暗忖,看来两家小的已经告状了。

就在宋毅骋揣测张国维召见他的原因时,张国维终于开口了。

“年初的时候后金大汗皇太极自称皇帝,国号大庆国,自去年以来,漠南蒙古大部分部落也都被皇太极征服,他们归顺后,皇太极又将原属于满洲八旗之外的原有蒙古牛录再加上新来的内外喀喇沁蒙古合编成蒙古八旗,其气焰日益嚣张。”

“哎!”听到张国维的这番讲述,众人皆是唉声叹气。他们虽然早已知晓这些消息,但每次提及仍感到心痛和无奈。大堂内的气氛也变得沉重而压抑。

张国维的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他继续说道:“皇太极称帝后,大肆封赏,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多尔衮的胞兄阿济格被封为多罗武英郡王。七月初,他们偕同饶余贝勒阿巴泰及扬古利进犯我朝,从雕鹗堡进入长安岭,逼近延庆。他们越过保定,直逼安州,如今已接连攻克昌平、定兴、安肃、宝坻、东安、雄县、顺义、容城、文安等地,如今更是进犯京城。我朝几十战未有一胜,如今天子危及,国家命运堪忧啊!”

他的声音在大堂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般敲击在众人的心上。众人听到这个消息,无不面色凝重,他们深知这意味着什么——朝廷的安危、百姓的生死,都悬于一线。大堂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张国维的话音落下,一时间无人敢出声。他们都在思考着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但宋毅骋知道,他们也许考虑的并不是如何挽救这个濒临灭亡的国家,而是在考虑自己的利益,尤其是这个李成栋,别人他不知道,这个人,可是上了教科书的,他能反叛李自成,就能反叛大月国,能反叛大月国,就能再反大庆国,这个人就是个职业反贼,这也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降将大多都会防着的原因,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反了,而且是越到重大关键时刻就越会反叛。

等了好久,没人说话,宋毅骋自然也不会去当这个出头的,他官位最低,轮不到他,再说,他也知道,大庆国此次也就是抢劫来了,京城,不是那几万兵就能攻克的。

张国维叹口气,他也知道,这江南之地,武功废弛,能在这儿当将官的,基本上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