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宋毅骋的牢骚与刘淑英有请 (第1/3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再说这大军吃饭,人一天要吃多少饭,每个人都不多算,一天吃1斤,这一天就是5吨,带上十天半月的粮食,甚至可能要运输几个月的粮食,看看后勤需要多少人去运输,关键是运输的人员也要吃饭,更别说畜力了,虽然带的多,但那家伙吃的更多。

并且真到了两军对战的时候,基本上不可能排列成密集阵的,一旦冲起来,你想想你们操场几百人上体育课是什么场景,这还是步兵,要是骑兵呢,占地面积更广大,后勤要求更高,除非是双方决战,那整个战场很可能拉出去几十里地去。

所以整体上从秦汉到现在的大月国,基本上2500人就是一军,这已经是一个将领能直接指挥的极限了,再多,上头就得安排总指挥了。

宋毅骋这些人加起来差不多已经接近这么多人了,当然宋毅骋跟他们的区别就是后勤方面,宋毅骋是自己负责,他们则是征调民夫运输,这也就是古代为什么喜欢劫粮的原因,你以正兵,真正的作战士兵去打民夫运粮队,那民夫看到你,根本不会打,撒丫子跑路才是正经,这就是所谓的柿子捡着软的捏。

就宋毅骋这运力,这马匹大车的配置,一千几百人,还要五六百人几百辆马车去运输后勤物资,更何况民夫运输队,哪有那么多马车给你用,还双马,大多都是独轮车,人力车运,需要的人就更多,要是想运输一个月的量,那家伙一人作战,后面得3人的民夫后勤。如果是持久战,那后勤是不能停的,前面一队出发没多久,后面一队就要接着运,民夫的征调比正兵多几倍才能支持亲前线的战争,所以,真正的历史战,大多是几千人就能独自作战的,几十万甚至几万人的大兵团作战,通常极少出现,但凡出现的时候就是大决战,正常情况下就是几千人的第次进攻与防守,想想淮海战役,几十万军队动用了500万人的后勤,差不多10个人管一个兵,这就是后勤,另外历史上的战争,那些记载几十万人的,通常是包括民夫后勤在内的,真正打仗的兵少说你得除以个10才行。

再者说了,10万人的军队,不能漫天遍野的走吧,肯定是沿着道路,1万人就拉出去3公里,10万人不得30公里?人步行一天才走多远?步兵行军速度才多少,这么远的距离都得走一天多了,你这头都冲锋了,后面的人还没到,哪有这样打仗的。

……

这上下一联络,宋毅骋也就知道了怎么回事儿,洪恩炳也知道自己这趟没白跑,这算是遇上了正主。

此地正是南京东南不远处,之所以还选择原路返回,是温昰和陈贞慧要去南京,接上了新媳妇儿,陈贞慧的使命也就结束了,正好他和温昰都要在南京主持与宋毅骋的商务合作,只不过一方是代表温体仁,一方是代表钱谦益,虽然实际业务不用他们管,有专门的掌柜负责,但是名誉董事长的名头还要他们挂起来。

“温贤弟,记得那江心里的沙洲帮我办下来啊!”

“放心吧,宋兄,我就是忘了吃饭,也不能忘了这件事儿啊!”

“陈兄,温贤弟,那我们就此别过吧,既然朝廷有诏令,我自当遵从,等解决了西面的流贼,在与两位把酒言欢。”

“贤弟,正所谓大丈夫志在四方,此去务必小心为上,万不可轻敌冒进,另外多与洪督师走动,一切听令而行。”

这意思要是宋毅骋听不出来就白混了,陈贞慧就是告诉他,他们东林党给你活动好了,去了多找总经理洪承畴聊天,让干什么干什么,别出头,别冒险,功劳少不了他的,一切自有他们东林党帮着活动。

“宋兄,此次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务必保重,家爷他老人家可是在京城中静候兄长的捷报呢。”

宋毅骋是真没想到,为了他能让两方互看不顺眼的人暂时的站到一根绳上,不过话说回来,这人啊无所谓忠诚,只是因为背叛的利益不够,所以一旦利益足够大的时候,敌人都能成为朋友,政敌也是敌人,在有足够大的共同利益时,他们绝对不会坚持自己政治抱负,而是会瞬间化敌为友,共同分润这大把的利益。

这温昰的意思无非就是他爷爷也给活动了不少,只要有些许功劳,一定能在朝堂大放异彩,说白了就是吹起来,捧起来,只要不犯错就是功,就能升职加薪。

虽然宋毅骋表明志向不在做官,但是朝堂上的两个老头不这么认为,不管宋毅骋怎么想,他们每个人都想把宋毅骋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同时已露锋芒的宋毅骋已经在崇祯皇帝眼里有了可用的价值,皇帝也想着把他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这个阵营不是普通的官,不是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