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体察民情 (第1/1页)

第二日,叶冰裳便带着萧毓,一起来到农户家中探访。 这是靠近山脚下的村子,已经是墨河最好的村庄,房子大部分是土墙,屋顶一半是青瓦,一半是茅草。 叶冰裳走入其中一户人家,他们家中一共五口人,一个老妇人,一对夫妻,还有一儿一女。她们进去的时候刚好一家人在吃饭,见到她们到来,都很热情地邀请她们一起吃,被叶冰裳婉拒了。 萧毓看了一眼她们的木碗,发现老人和女儿碗里的是可以照见人影的稀粥,而其他三人碗里的是稀饭。 “为什么你们两人碗里的粥跟他们三个不一样?” 老人赶紧解释说:“因为他们三个都是要去做农活的,要吃好一些。” 萧毓又问女人,“为什么你的稀饭要比他们两个稀一些?”同样是干活的三个人,两个男的米粒明显比女多,一个十来岁的男孩难道干的农活要比一个成人要多? 女人笑道:“他们俩是男子,多吃一点不是应该的吗?” “当然不应该,要么大家都吃一样的,要么谁干的活多,谁就多吃,这样才公平。”萧毓说。 “这...九公主,我们这一直都是这样,男人能当家,家里的粮食都是紧着他们先吃的。你说的公平,我不知道是什么,我们墨河一带大家都是这样做的。” 叶冰裳忙拉了拉她的袖子,萧毓不甘不愿的闭上了嘴巴。 叶冰裳问道:“前些日子,六皇子不是给你们每个人分了一年的口粮,为何你们还要吃得如此节俭,可是遇到了困难?” “没有,没有困难!郡主,我们就是饿怕了,怕一下子吃完了以后没有粮食吃,就想屯着。”男主人赶紧说。 “是啊,这些年年景不好,若不是我们有屯粮的习惯,早就饿死了。年年粮食不够吃,现在家家户户都是如此,平日里保证不饿死就行,粮食都囤起来,万一收成不好,也能救救急。” “你们除了种水稻,还会种别的粮食吗?” “这水田里除了种水稻,就不种别的了,我们哪敢拿着这上好的水田种别的东西!不过,这山上的旱地,我们都会种些黍豆,这个玩意好,不用怎么浇水也能长,就是不太好吃。但灾年时候,有得吃已经不错了。 以前我们哪里能吃得上自己种的稻谷,基本都用来交税、交保护费,然后自己到山边边开荒,靠着种些黍豆才勉强活了下来。说起来,还得谢谢你们,我们才算尝到了稻米的味道。我家这两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没吃过,还说这粥挺香的。”想起那些年的苦日子,妇人抹着眼泪说。 “那耕牛、农具这些,可还紧缺?” “耕牛肯定是不够的,现在村里只有六头耕牛,还有一头已经年老,我们村二三十户人家呢,耕牛远远不够,只能一家用完再到另一家,有时候为了赶进度,大晚上的也要借着月光去犁田,就是害怕错过耕种的季节,粮食的产量就会很低。家里的农具很多都坏了,也只能将就着用,也很影响耕种的速度。” 叶冰裳忙在书简上记上:耕牛与农具均不足! 农妇见了,也不知道上面写着些什么,忙笑着打探:“郡主问这些做什么?” 叶冰裳笑着跟她解释,“看看你们在耕种方面有哪些困难,我们好尽力解决。争取今年让你们都有好的收成,不用省着吃饭了。” “真的吗?那太好了!” “是真的,等统计好后,我会给大家解决耕牛的问题,尽量做到一家一牛,你们现在该吃就吃,不要省,也不要区别对待,若是等耕牛和农具都补齐了,结果人却饿得干不了活,也会影响你们耕种,你们说对吗?” “是是是,郡主说得对,那等干农活时,我们便都吃好一些,有了力气,也好多种些田地。” “正是如此,你家女儿现在也有十一二岁了吧,让她多吃点,也能多耕些田地,老人也一样,虽然下不了地,但能在家里给你们做好饭菜,能帮你们节省很多功夫,一到夏耕时间,每一个人都忙起来,才能种更多的地,收获更多的粮食。这笔账,怎么算都是划算的。”叶冰裳看着男主人真诚地提议。 “是,郡主放心,我一定让大家都吃饱。其实只要粮食足够,谁不想家人都能吃饱呢!” “我理解,你们放心,只要好好干,以后一定可以丰衣足食。” “哎哎,那就承郡主吉言了。”一家人听完都很开心,两人出门时,小女孩还感激地看了她们一眼。 “冰裳姐姐,为什么她们能忍受这样的区别对待?”萧毓还是不理解。 “毓儿,有些区别对待,你不能说他们完全不对,只能说形势逼迫他们如此。” “怎么说?” “我了解过墨河这个传统,其实是因为墨河的地理位置特殊,河里有水匪,两边山林有山匪,为了守护好粮食,男子作为抵抗盗贼的重要力量,粮食必须先紧着他们倾斜,让他们吃饱,才能有力气守好粮食。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