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我想做一个明君 (第1/2页)

“本殿原想着找个盗贼窝安置我那些即将被死亡的将士,结果却变成了惊天大案。”澹台有些头疼,这样一来,势必会引起轰动,他的那些将士便不能安置于此处。 “我们必须想个两全之策,将这些贼窝一举歼灭,若传回朝廷,必定受到他们的阻挠。只是这两国的盗贼居然联系紧密,一个不好就会打草惊蛇,让另一个给逃了。” “一个在城镇之中,一个在山林之间,暂时还不确定他们有没有什么秘密通道或者特殊传递消息的途径,若想不打草惊蛇,只能两处同时攻破。但这样做会分散我们的兵力,地形上他们比我们熟悉,若在人数上没有优势,很容易被他们压制反扑,就算我们占据优势,也会被他们拖住,拖到救兵到来。” “确实如此,但大规模调兵也会引起他们的注意,这个方法也不妥。” “既然已经知道了据点位置,我们可以先去考察一下这两个据点的情况,这两人所说的不一定全部真实,还是亲自去看看他们的布防,才好商定作战方案。 除了布防,我们也要观察他们有没有什么暗语,最好能知道另外的据点在什么位置。狡兔三窟,一个如此大的帮派,不可能只有一个据点,肯定还有其他的据点是他们不知道,又或者是有所隐瞒的。” 叶冰裳觉得与其浪费时间在这里思考,不如到实地考察一番,也许就能想到好的办法。 “冰裳说得对,我们先派人去探查这两处据点的情况,再从长计议。” “如今之计,唯有如此。”澹台明朗也点头同意。 坐船回去的路上,萧凛脸色凝重,为朝堂混入贼首忧心不已。 “萧凛,他们说的那个七当家,你有怀疑的对象吗?”叶冰裳问。 他摇了摇头,说:“你应该问,这朝堂之上还有谁是可信?山匪如此猖獗,朝廷这些年却提也不提,恐怕这朝堂不止一个七当家。” “居然如此严重?” “是啊!我也没想到竟然如此严重。难怪当初师傅在我下山之时,曾对我说过,这天下若上面的人心坏了,凭一己之力很难力挽狂澜,唯有破釜沉舟,方能重获新生。看来这朝堂,需得重新清洗一遍,方可为百姓谋得新生。” “这事得慢慢来,若一下子大清洗,恐怕朝廷之上诸多职位无人继任,整个国家都会乱套。我想,你父王他不是不知道,而是无可奈何。” “我知道的,如今的朝廷,青黄不接,有能力的人上不去,上去的人没有能力。历朝历代所有的高官职位均为勋贵子弟担任,无论此人品德如何?学问如何?能力如何?只要爵位尚在,便能成为朝廷重臣。越来越多的无用之人占据朝堂高位,他们尸位素餐,不懂民间疾苦,只知道个人和家族的利益至上。而受压迫的百姓却没有任何反抗之力,也没有任何出路。”萧凛越说越激动,胸膛激烈地起伏着,却又无可奈何。 叶冰裳搂着他的腰,将脸贴在他后背,安慰道:“不要着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会找到方法让这个世界好起来。” 萧凛转身,紧紧抱住她,将头埋在她的肩上,努力压抑自己的情绪。 “其实,即便是前世,两国统一后,这样的现象还是没有得到改善,百姓依然过得很苦,只是没有了战争,生活过得安稳了些许。冰裳,我想做一个让百姓丰衣足食的明君,我想让有能力的人得到重用,贤明的人才有资格去管理这个国家。可我也知道,这个愿望很难实现,也许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甚至还有可能前功尽弃,但我还是想去尝试一下。” “那你就去做,无论成功与否,我会一直在你身边!”叶冰裳鼓励道。 墨河岸边的百姓活得有多艰苦,她也看得到。这里的农田水源丰富,气候适合,一年三收,却仅仅只够他们活着,连吃都吃不饱。因为每当收成之时,除了要交朝廷的赋税之外,他们还得交地方官规定的各种附加税收,还有交给水匪山匪的各种保护费。 种着如此高产的农田,却把自己过得甚至不如盛京的那些没有饭吃的孱弱老人,可见他们生活的世界是何等的残酷。 看到这些百姓,连她都觉得的心疼,更何况是向来爱民如子的萧凛。 “谢谢你,冰裳!”萧凛静静埋在她的肩上,只有这样,他的内心才能获得宁静和力量。 接下来的几天,萧凛、叶冰裳和翩然三人每日早出晚归,缩在山寨附近,观察着他们的换防情况,甚至利用法术潜入寨子之中,仔细了解每一处地形,武器储备以及秘密通道等等情况。 经过几天的探访,功夫不负有心人,居然让他们找到了另外的两个据点位置,他们将这些据点都摸探清楚后,萧凛带着叶冰裳再次来到景国军营。 澹台明朗和符玉经过查探,也找到了另外一个据点,在离清水镇不远处的山林之间,两个据点之间相隔不远,有专门的传递消息和逃生的通道,幸好符玉细心,才发现了这样一条通道,要不然,一旦攻打清水镇,肯定会打草惊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