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41 他们活着 (第1/2页)

所谓封堵第六层,并不是我临时起意,而是在派出拆弹机器人的时候就在考虑了。 一旦我进入第七层,发现了大批人质该怎么处理? 这是个非常辣手的、但却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现场很可能是激烈的交火状态,为了尽量避免伤亡和损失,我必须要考虑为人质提供先行撤离的通道和空间。 只有第六层合适。 可是事实证明,长顺武装作为占领者,他们随时可以进入包括第六层在内的避难所有分层。 那么,我要做的就是把第六层全部封死。 第六层一共有三个电梯出口,两个应急通道出口,还有一个下水主管道的秘密通路。 封死这些出口,对我来说几乎是无法完成的挑战,但是很快我就有了办法。 利用长顺武装堆砌的铁丝网,我计划首先封堵西北向应急通道的出入口。 我就是从西北出入口下来的,难点在于巨大的劳动量,要把堆成山的铁丝网从东南口运到西北口,数百米的距离,就算有工兵机器人的帮助,我也差点被累到吐血。 毕竟工兵机器人太小了,它的专业用途是破坏型的,而不是建设型,切割、堆砌都不在话下,但运输完全靠人力。 我把大棚的支架拆了,手工改成了手拉拖车,就这样,前前后后也运送了六趟。 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东南口为突破方向,或许只是一种趋利避害的感觉,这种感觉曾在很多时候救过我。 耗时一个多小时,我完成了运输和堵门,为了封的彻底,我干脆把极化青蛙和极化棕熊的尸体都挂在了铁丝网上。 至此,西北出入口,只需派出一架袖珍无人机巡逻,基本不用再操心。 第二个难点是三个电梯口,为了节省时间,我计划破坏一个电梯口,用爆破机器人定时爆破,完全炸毁,到时候这部电梯基本就废了。 另外两个电梯口,我分别放置了一台火力强大的堡垒机器人,其火力可以封锁整个出口,一共就两台,在我的背包里算是最为沉重的武器。 同样,这两个出口,我也分别安排了一架袖珍无人机盘旋巡逻。 剩下就是主排水管道的秘密通路,我直接指挥辅助工具机器人用焊枪把井盖给焊死了。 整个封堵的过程,我用了近三个小时,几乎一刻不歇,搞的动静也很大。 顾不了那么多了,就算长顺武装拥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盯着我,它也无可奈何,因为他们根本腾不出更多力量,否则早就派出碾压式的武装干死我了。 值得庆幸、或者侥幸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东南向的应急出入口一直没有出现异常状况。 视图中,紧闭的大门还是老样子,只不过闪烁的小红点减少了三个,那是感应式炸弹的传感源,它被破坏了,灯自然也就亮不起来了。 这时,头盔系统视图的画面已经并列了多达七个,同时盯住这么实时画面,我还是有点力不从心。 幸亏有预警优先级的设置,系统会把预警的、最紧急的画面显示在视图最中央,这样看上去就好多了。 一切准备就绪,我悄无声息的下到第七层的应急出入口,指挥‘万能开锁机器人’打开了门锁。 我深吸一口气握住门把手,轻轻下压,咔哒一声,厚重的钢制门被打开一条缝隙,一股湿热而又酸腐的味道直入鼻孔。 一架袖珍无人机钻入门缝,我很快看到了新切入的画面,门内昏暗的光线下是通风间,三个坐垫铺在地上,还有长顺武装的军服扔在上面,靠墙角还放了一把自动步枪。 墙边有张小桌子,上面摆放着显示屏,应该是监控设备。 看来之前,这里是有看守人员的,不知道人去哪儿了。 我的运气不错。 无人机继续深入,出了通风间便是一条街道,街道上空无一人,这与我想象中的场景有很大不同。 但是随着无人机飞到与街道相连的坑槽上方,很快就有一头变异犬出现在画面中,让我立时紧张起来。 第七层的居民区建设的非常密集,由街道和坑槽组成。 路宽达到三米的是街道,三米以下的是坑槽,没办法,避难所的空间非常有限。 一条笔直的街道了连通很多坑槽,而坑槽左右两边都是居民区,按第七层十二米的层高计算,大概能把供人居住的鸽子笼给垒到五层楼,上面清一色的是八九平米的房间,供一家居住。 条件好的鸽子笼楼栋每层都有走廊,条件差的只能使用钢筋搭建的人工升降梯,非常简陋,也非常危险。 密密麻麻的鸽子笼,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这些鸽子笼实际上也并非全是搭建的,也有顺着地形开凿的,总之整个第七层大概不到六亩地的面积,居然居住了近六千人口,实在可怕。 随着无人机飞到高处,拉开了广角镜头,我看到了很多巡逻中的变异犬,还有零星的极化人。 令我兴奋的是,多数鸽子笼里面都有居民,他们被囚禁了,几天下来,恐怕早就麻木了,不知道有没有淡水和食物的补充,反正我看到了很多空洞、无神和绝望的眼睛。 没人敢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