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黄粱一梦(中) (第1/2页)

这是一群义军,难听点,就是反贼。 他们也不想反,但不反就没有活路,不反就只能等死。 如同每个朝代的末年一般,天灾人祸,络绎不绝,民不聊生,狼烟四起。 旱灾、蝗灾、饥荒、瘟疫、苛政、兵难...... 普通百姓朝不保夕,吃糠咽菜都已是奢侈,野菜难寻,树皮充饥,实在饿得难以忍受,便以“观音土”饮鸩止渴,狠心点的则......易子而食! 易。 便是破庙中孩子的名字,其父母狠心,以其换取干粮求活,被路过的这群伤残义军遇到,不忍看到人间惨剧,便出手将其抢夺了过来。 没什么文化的他们,根据这孩子的经历给其起名为“易”,姓则为“陈”,因为他们这群人,皆出自毁于兵灾中的陈家村。 收养这个孩子,也是希望将家乡的姓氏延续下去。 ...... 一群人沉默地围在火堆旁,喝着小小的一碗鸡汤。 他们一群人作为伤员,本是被留在一座村子休养的,但听闻官兵来到了附近,便躲进了山里,恰逢大雪,原本二十多号人,等找到落脚地时,则只剩下了一半。 众人每日出去狩猎,并且提前约定好,若是有人傍晚未归,千万不要外出寻找。 半个月过去,破庙中的伤兵便只剩下如今的八名,其中一名,也命不久矣。 “老八,这鸡汤味道极好,平时逢年过节都难以喝到,今日也算有福了!”只剩下一条腿的老三,拿着一碗鸡汤凑到老八身边唠叨起来。 可那躺在干草床上的老八却没有丝毫动静,新鲜的血液,从其嘴角流出。 老三心脏猛地一颤,颤颤巍巍伸出一只手,放在老八的鼻子下面,良久,沉默的面孔上,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 “老八啊老八,你这个孬种!” “怕活着吃苦,不肯继续陪着咱兄弟们了是吧?” “也好,早点下去,也少受点罪,记得到了阴间,替咱们照顾照顾家里人啊!”老三对着咬舌自尽的温热尸体,边流着两行清泪边笑骂道。 对于他们这群人来说,活着才需要莫大的勇气。 其实收养陈易这个孩子,也是给自己等人找了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以免乡姓断绝,逢年过节连个烧纸的人都没有。 众人在破庙附近挖了一个深坑,将老八埋了进去。 他们没注意到,那被破棉袄中包裹着的孩子,突然醒来,没哭没闹,只是一双眼睛变亮了许多,却又充满了迷茫之色。 陈易进入了梦中,被封了以往记忆,不记得自己是谁,宛如陷入胎中之迷,可他终究不是普通孩子,只是一两岁的年纪,面对陌生的环境不仅没有畏惧,反而不断打量。 “唉,又走了一位兄弟。” “不知咱们这群人,还能不能活着回到齐水城。” “别说丧气话,肯定能回去!” “回去又如何,咱们一群残废,回去能做什么,可不回去,又能去哪?” “仁王最讲仁德,咱们兄弟回去,虽然难以再上战场,但应该能被分配些活计混碗饭吃。” “说不定,咱们兄弟还有机会讨个婆娘,为村子再生几个陈姓的崽儿哩!” “哈哈哈,老三你这张嘴最能哄人!” “就咱们兄弟这残废的样子,又穷的叮当响,哪个女子瞎了眼愿意嫁?” “咦?” “你们快看小易,他好像在听咱们说话,而且我怎么感觉,他的眼睛似乎比先前亮了不少,变得更加有神了?” “别说,还真是,你们快看这孩子,见到我这张刀疤脸也不害怕的哭了,哈哈,来,小易,让你六叔抱抱!” “去去去!” “别吓着孩子!” “我之前还担心这孩子都快两岁了,仍然口不能言,不是傻子就是哑巴,但看现在这样子,应该是以前吃不到什么东西,饿得没发育好。” “可不咋地,看这孩子眼睛亮的,以后肯定聪明,没准还能成为一个读书人哩!” “明天我再去抓野鸡的地方寻一寻,多给小易弄点鸡汤喝!” “那几个禽蛋呢!” “每天给小易煮一个吃!” ...... 陈易的变化,让这一群大老爷们喜得手舞足蹈,相互畅说着对这孩子未来的期待,有说能当读书人的,有说能当将军的,还有的开起玩笑,说可以当个皇帝,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失去家乡,失去亲人,以及刚刚又失去兄弟的痛楚,在这笑声中得到了一丝抚愈。 ...... 一个月过去,天气渐暖,风雪不再,下山的路虽然艰难,但终究是可以走了。 一群汉子,如今只剩下五人,加上陈易这个小豆丁,六人下了山,然后直奔仁王的大本营,齐水城。 历经十几天,一群人运气不错,虽然经常饿肚子,但终究是没有损伤的到达了目的地。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陈易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不仅学会了说话,而且言语还很有条理,甚至偶尔还会蹦出一两句“智慧之言”,让一众伤兵惊喜万分,称其为“神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陈易身上带有“大气运”的原因,让众人的运势得以提升,五名残兵回归齐水城后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