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命苦的嘞~ (第1/2页)

当悲伤来临的时候,不是单个来的,而是成群结队。——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凶手是有预谋的谋杀。 不然很难解释凶手处理尸体时,为什么要做这种费时费力的无用功。 宋瑾见车外的两人聊的差不多了,将那本笔记本合上,下车叫来了几个人帮忙。 “你们几个今天早上在二楼挺累的,二楼现在也勘察完了,下午你们就跟我去把这废弃工厂的四周勘察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的痕迹。” 被宋瑾提到的人一开始还挺开心的,以为下午不用干活了,可以回局里了。 没想成,多听了两耳朵才明白,下午还是接着干苦力。 “诶~” 原二楼人员:命苦的嘞~ 当宋瑾看到那快要和他人一样高的杂草时,才发现自己草率了。 但叹了口气,还是只能认命的开干。 这些杂草也有可能是证据,或者保留证据。 所以他们不能直接把这些草割了,更何况他们也没有工具啊。 只能用带着橡胶手套的手,扒着这些草一点一点的查。 废弃工厂四周的面积还是挺大的,把这一大片地摸索下来,就算十几个人,时间已经到了傍晚,天空也披上了霞光。 景色很美,但无人欣赏。 都在处理伤口。 进入草丛的时候,哪怕提前把自己包裹严实,只露出了一双眼睛。但最后,那些草叶还是划破了衣服,扎进了皮肉里。 这种细微的伤口,看起来没什么,但那一直持续的疼,像是一根细针扎入了心脏。 疼,但又做不了什么。 直扰人心神。 而且身上还不止一个,东一个口子,西一个口子,疼起来让人不知道捂着哪边是好。 但这些疼并不是无用的,他们还是发现了一点东西的。 在距离发现尸体房间的窗户的直下方,在距离个两三米的位置,发现了个打碎的坛子,坛子的碎片还残留一些脏水。 坛子损坏的痕迹不超过半个月,坠落的位置虽然离墙面较近,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并且他们还在坛子的下方发现了一个厚重的铁皮箱,在雨水和泥土的浸泡下早已生锈。 如果坛子落下的时候,刚好砸到了这个铁皮箱,就有可能发出较大的响声,使其周围的住户听到。 将这些物证搬上车之后,宋瑾等人也准备收队离开。 但宋瑾在走之前,找到了早上交接的那两个警察,和他们要了报案人的联系方式。 回到局里的一个晚上,没有一个人是闲的。 法医忙着做尸检报告验毒,然后还要尽力把这些尸块缝补起来,给死者最后的体面。 痕检科的同志则是将那些在现场提取到的痕迹,还有带回来的物证进行检查。 宋瑾则是找交通大队的人要了废弃工厂方圆一公里内的监控视频,看看在可疑时间段里都有什么人出现过,还有那些可疑人员。 还有就是想看看,有没有监控录到了那个坛子的坠落过程。 李子文这个技术人员也没有轻松到哪里去,她把这座废弃工厂前世今生都查了一遍,还有和它有关的那些人的纠葛,以及那些人的基本信息。 灯火通明的大楼和他们脸上青紫色的黑眼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无人在意这些,天边初露晨光之时,局里的会议室已经热闹起来了。 宋瑾将提前准备好的资料,给在座的每个人都分发了下去。 座位上还空着,没有人落座。 宋瑾也没有等罗局,直接开始了会议。 这也是罗局提前说好的,他昨晚突然接到了通知,要去市里面开个大会。今早的会议就让宋瑾先弄着,他回来再听一下会议报告就行了。 会议开始,宋瑾解释了一下罗局没有到场的原因,就进入正题,将废弃工厂案子讲了个大概。 然后就将主场交给了几位负责各项调查的人。 痕检科的发现和证据数量是不成正比,但质量可不会差。 “废弃工厂一楼有一些脚印,在二楼也有一些,但会比一楼的更加杂乱。经过对比并不是与之对接的警察和报案人,也不是我们自己的人。” “从鞋印上来看,鞋印的主人应该身高是在一米五到一米六之间,男性,未成年,大概十六七岁,生活水平中等。很有可能是离家出走后,躲在废弃工厂里的。” “一会可以查查附近的居民家里,有没有孩子离家出走,或者和家里吵架没有回家的符合特征的孩子。” “这个脚印的主人很可能目睹了案发现场,或者见过尸体。” “在一楼避雨的人,因为好奇或者想要上二楼寻找一些有用的物资,结果发现了一具冰凉的尸体。” “想到自己可能要有这个尸体,共同点在同一个空间里面,那个人过于害怕逃离了这个。” “那个人可能回家,也可能重新找了地方躲了起来。” “在废弃工厂附近的草丛堆里。寻找到了一些疑似脚印的痕迹,但因为被雨水冲刷过之后模糊不清晰,无法提取。” “但可以明确的确定,厂房外的和厂房里的并不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有可能是凶手查看那个摔下去的坛子。” “坛子的原型是个个骨灰盒,我们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