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谈心 (第1/2页)

两日后,昭华殿下和周校书郎启程回京。 余杭官员、富商们纷纷献上各式各样的特产和珍贵字画以做讨好,物品之多,三辆马车都装不下。 无奈之下,只能改走水路,随行的侍女们跃跃欲试,算是圆了来时只走陆路的遗憾,这次回程的路上能看到不同的风景了。 周刺史亲自到码头送别他们,朝阳的光芒下,周清弈发现父亲的双鬓已经有了不少白发。 此次一别,不知何时能再回余杭。 周刺史语重心长道:“弈儿,你在京城做事要谨小慎微,处处留心,说话做事都要三思而行,记住了吗?” “知道了,父亲。”周清弈关心道:“父亲在家中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切不可太过劳累了。” 李氏已被处罚,周刺史又身体不好,需要有个手脚麻利的人伺候,宋翎留下了一个随行的侍女。 那侍女在昭华府做事多年,一直都很妥帖,是可以信得过的。 他这样安排,周清弈也能放心不少。 “不用担心。为父一把年纪还能为朝廷效力已属幸事,怎能不尽心?”周刺史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着说:“你是我们周家的骄傲,是周家子弟的榜样,无论何时一定要记住我们家的家训,堂堂正正做人。若有空闲,可写些家书寄回来。” 周清弈点头:“我会的。” 宋翎看到他们父子俩依依惜别的模样,很大度的对周清弈道了句:“我在船上等你。” “殿下,请留步。”周刺史唤道。 宋翎回眸,眼尾上挑,似是不解。 周刺史躬身,态度谦卑:“臣之前对殿下言语多有不当,多谢殿下宽宏,不与臣计较,请受臣一拜。” 宋翎站着受了这个礼,因为他知道周刺史还有言外之意。 “周刺史,请起。”宋翎淡淡道:“父母之爱子,必为其计之深远,此乃人之常情。令郎既然入了昭华府,本殿下定会珍之。” 周刺史露出一个放心又释怀的笑:“谢殿下爱惜周清弈,臣感激不尽。” 能替爱子得到昭华殿下一诺,周刺史已是无憾了。 “走吧。” 周清弈紧握着宋翎的手,相视一笑,十指交缠相扣。 这艘大船上设施齐全,船舱卧房宽敞整洁,甲板上清风徐来,江水碧波荡漾,若隐若现的鱼儿自在遨游。 卫礼久居京城,极少有机会能出游,更别说坐船了,上来之后只觉得样样新奇,兴奋的从船头逛到船尾。 周清弈临风作画,宋翎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他确实生得俊俏,眉毛如同远处延绵的青山。眉头浅淡,是蒙着水雾的峰脊,眉峰浓郁,像烟雾褪去得见真章的岳麓,睫毛也纤长,认真做事情的时候格外有魅力,让宋翎看得移不开眼。 这样的人,岂能舍得相让? “殿下,我拿了一些香香脆脆的无花果干过来啦!”卫礼小跑过来,笑吟吟的喊他。 宋翎突然被唤回神,意识到自己盯着周清弈发呆,像个花痴,忍不住白了卫礼一眼,恼道:“做事情毛毛躁躁的,吵吵什么!” “属下知错了……” 卫礼被训后,表情恹恹的,转身就要走。 宋翎吩咐一声:“果干留下。” “好的殿下。” 卫礼把无花果干放进宋翎手心里,乐呵呵的离开了。 周清弈说:“卫礼很是听你的话。” “我是他主子,他能不听我的吗?” 宋翎咬着一片酥脆鲜甜的无花果干,勾唇笑笑。 周清弈用笔描绘山峰,温声道:“卫礼看上去也才十几岁,仍然是好动的少年心性,你不必对他太过严苛。” “算了吧,他已经十八了,不小了。”宋翎浅浅一笑,有些感慨:“我不是故意对他严苛,是没办法。要是不这样做,我们主仆两人已经不知道在这明枪暗箭、风起云涌的京城里死了多少次了,他是我最好的一把刀,我护着他,他护着我。” 周清弈轻抚他的手背,给他安慰。 想起过去的事,宋翎又道:“我遇到卫礼的时候,他才是个六岁的小孩,话都不敢说,跟个哑巴一样,望人的时候怯生生的。他是宫女跟侍卫悄悄生下来的孩子,两人犯了宫内的规矩,很快就被处死,剩下卫礼跟着太监一起生活。” “阉人哪知道照顾小孩儿,只把他当做小猫小狗放养,吃的有一顿没一顿,打算到了年纪也让他去做太监。” “后来偶然间被我发现他蹲在地上用树枝给蚂蚁引路,一个自身难保的人,还存有善心,他见我比他岁数大,便问我能不能摘一根粗点的树枝给他去救蚂蚁。” “我心里一动,就向父皇把他要过来,做为我的侍卫培养。” 宋翎扬眉一笑:“别看他年纪不大,当初在侍卫营训练的时候,门门考核都是拔尖的。放眼京城,卫礼的实力仅次于父皇和太子的亲卫头领。哦,差点忘了,还有谢均那个没脑子的莽夫。我想着等卫礼稳重一些了,再给他许一门好亲事。” 不知为何,听他风轻云淡的说起往事,周清弈会觉得心疼。 一个人,要经历过怎么样的挫折和磨难,才能把不愉快的往事说得这么轻松? 周清弈把他揽到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