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即将面临粮荒的大秦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咸阳城,大秦王宫朝堂之上。 当看到不远处从宫外走进来的苏阳的身影之后,王座之上的嬴政立刻便从上方小步急走了下来。 “苏君,你总算回来了!” 还没等苏阳开口说话行礼,就看到嬴政一个箭步上前,一把抓住苏阳的胳膊,满脸关切的问道。 随后像是想起了什么,看向苏阳身后的王翦等人,清了清嗓子故作正经的关心道:“诸位将军们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 习惯了习惯了! 王翦他们现在早已经习惯了‘双标’的嬴政。 现在整个大秦谁不知道苏阳在嬴政心中的重要性,要是为这个吃醋的话,怕不是得酸死。 “不负王命!” 苏阳微微抱拳,对着上方的嬴政说道。 简单的寒暄了一番之后,嬴政便再次回到了上方的王座之上,继续召开着今日的朝会工作。 不过相比于往日,今天嬴政脸上的笑容多了许多。 “禀大王,今年的春耕工作已经落下帷幕了,相比于往年,今年的耕种面积比往年少了数十万顷地。” “这还是在苏圣他们送回来了数十万头牲口的帮助下,否则的话今年荒废的田地还要更多。” "......" 作为负责民生这些工作负责人的李斯脸上带着一丝担忧的对着上方的嬴政禀报道。 虽说有苏阳陆陆续续的从草原上获得数十万头牛马这些牲口,极大的缓解了春耕的压力,但是春耕作战的后续影响还是存在的。 前线八万的将士,加上后勤补给的数十万人,整个春耕期间至少有二三十万青壮劳动力因为战争的原因,无法从事春耕。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今天开垦的土地相比于往年少了数十万顷地,今年的收成估计也要少不少。 今年能保住大秦内部不饿死人就可以说是万事大吉了,绝无再多的粮草可以用于战事。 要知道大秦雄于其他六国,靠的就是耕战之力。 ‘耕’为大秦提供了战争所需要的粮草。 ‘战’则是大秦的诸多政策,使得大秦的士卒勇于奋战。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若是只有‘耕’,却无‘战’的话,就会像当年的韩国一般,独守着富饶、膏腴的南阳之地,却根本守不下来。 而如果只有‘战’而无‘耕’的话,那么胜利也会仅仅是一时的,没有任何持续性的战争潜力。 若是往日,大秦绝不会在春耕之日发起任何的战争。 但是为了苏阳,无论是秦王嬴政、朝堂诸公亦或者是整个大秦的百姓,都心甘情愿。 没有任何人埋怨苏阳,也没有人认为是苏阳导致了这个后果。 李斯今天提出这个话题也并不是不给嬴政、苏阳的面子,而是他们早已经准备好的议题。 大秦的政府需要就这个问题想想办法,看看怎么去弥补那些少耕的土地。 “李卿,你们有什么建议?” 嬴政的眉头皱了皱,对着下方的李斯等人询问道。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看看能不能抢种一些麦子、豆子这类的作物,哪怕不好吃,但至少在饥荒之时还可以填饱肚子。” 这个时代人们主要的口粮以粟米为主,小麦虽说也有种植,但是因为处理方式的原因。 脱壳实在是太麻烦了,所以现在的小麦都是连着壳一起煮熟,不脱壳直接吃的,俗称麦饭。 哪怕是花费了一些力气将外面的那些麦壳给剥开,煮熟的小麦依旧没有多少人喜欢吃。 所以哪怕小麦的产量远远高于粟米的产量,但是依旧没有多少人愿意种植,唯有在那些不适合种植粟米的地方才会有人选择种植小麦。 除非是饥荒年份,否则一般情况下是没人愿意吃这样的麦饭的。 豆的话在这个时代可不是用于榨油,而是混在饭里面当做口粮来吃的。 现在若是再抢种一些小麦和豆子的话,或许可以在饥荒之时,缓解一下粮食危机问题。 但是,这些补救的措施也不过仅仅是缓解一下粮食的危机问题罢了,更别说刚刚拿下的赵地以及魏地因为战争的原因,农业生产几乎停滞,还需要大秦的支援。 今年大秦要发生饥荒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可!” 嬴政点了点头。 现在唯一的办法也只有这个了。 春耕时节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此时再补种粟米也来不及了。 “大王,可否送一些麦子给我?” 这个时候,苏阳突然站出来开口说道。 “苏君,你这是......” 嬴政还以为苏阳是担心饥荒的问题,心疼国家,准备以身带头,吃麦饭。 若是大秦连苏阳都养不起,得让苏阳都得吃麦饭的话,估计明日就会引得整个天下的嘲笑之声。 这对于要脸面的嬴政来说,绝对是不可以接受的。 “大王,我并没有吃麦饭的意思!” 苏阳摇了摇头,像是猜出了嬴政的想法说道,不过却没有着急说出来,“我只是想请大王今晚来我府上尝一下美食。”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