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四质密谋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刘兄,棣也愿往!” 朱棣也站起身大声道。 刘彻微微点了点头,他知道朱棣志向不小,一直被禁锢在京城怎能施展抱负。 四征军府的其中三家全都同意了,唯独还有李隆基没有表态。 这三家的目光全都投向了征北军府的六人。 似乎对刚才西域舞姿意犹未尽的李隆基略显无奈,迫于压力,他只能起身道: “隆基也愿往。” 四家中如果只有一家想要强闯离京,那么这家不管成功与否,都会成为众矢之的。 但如果四家里三家都同意了,剩下那一家不愿意的话,反而也会成为这三家的眼中钉。 本来四家在大周东南西北各守一方,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一直相安无事。 可如果不同意,征北军府就会平白无故树了三个强敌。 况且京城虽好,繁华程度不是偏僻的征北军府可比,但离开京城至少能解决自身的安全问题。 所以李隆基也同意了强闯城门。 眼见三家都同意了他的谋划,刘彻大喜过望,豪言道: “今日我四征军府短暂结盟,待来日我们成功离京,各自回到征军府后,再解盟一争天下!” “好,刘兄远见,来日棣定当同诸位英雄一争高下,哈哈…” 朱棣环顾四周,双手抱拳大笑道,倒也显得豪气干云。 人生匆匆数十载,大丈夫自当建功立业,开疆拓土。 如能跟天下英雄争锋,哪怕最后身死也不枉人生走一遭! “刘兄远见,本侯佩服!” 赵光义及时说道,心里却是大喜过望。 本以为他的谋划被突然“蹦”出来的皇上破坏得一干二净,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个刘彻给他提供了一个大好机会! 可是,如果真的让这三家征军府的质子跑了,那就算他成功,结果是不是也大打折扣了? 回去定要再好好谋划谋划! “刘兄远见,隆基佩服!” 李隆基跟着附和了一句,他的内心隐隐有被触动,争强之心似是被重新点燃。 好男儿怎能一直沉迷于酒色,他自己在征北军中虽有“开元盛世”的丰功伟绩,可那三人哪个比他差了? 那朱棣本是庶出,却发动惊天的“靖难之役”,夺嫡成功后世袭了将军位,世人暗骂,大儒方孝孺公开嘲讽又如何,最后还不是成王败寇。 而且这个朱棣更是在征东军中开创“永乐盛世”,比他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也不遑多让。 那赵光义是“陈桥兵变”的主要参与者,他哥哥赵匡胤能成为征南将军,他功不可没。 是征南军中以文治府的确定者,加强吏治整治,严惩贪官,使得征南军府经济繁荣。 还有最后那位刘彻更是不凡。 他击溃匈奴,开拓西域,闽越,西南,创建丝绸之路,在征西军府中有许许多多杰出的成就。 这么一想,他李隆基的确要戒骄戒躁,虚怀若谷,不能让征北军府就这么被其它三家给比下去了。 刘彻眼看四家已经初步达成协定,又跟三家商讨起出城的细节,何时出城,怎么出城。 最后商议出等京城戒严结束,也就是三日后上完朝午时,四家统一行动。 倒是怎么确定其它三家也在强闯城门这个问题让众人犯了难。 别其中一家使劲杀出城门,结果发现其它三家毫无动静,那不是乐子大了吗? 结果,刚好酒足饭饱的“妖僧”姚广孝轻描淡写地来了句: “这还不简单,每家派一小队心腹人马听命于东南西北顺序的上一家,到午时由这一小队人马先行开路不就行了。” 众人一听,大呼“真妙”,纷纷赞同如此行事。 四家对于离京有相同的意愿,犯不着为了坑别人,而去狠狠地得罪对方,更何况还要搭上自家的心腹。 等四家都出了城门后,这小股人马再各自回到自己的阵营中。 到那时,四征军府已经算是共同造反,将与天下为敌,同盟依然生效。 这个姚广孝果然可怕,刘彻对于此人又忌惮了三分。 等商议完所有细节后,刘彻又关照其它三家这三日内当安分守己,低调行事,先看看小朝会上这个皇上想干什么,有什么要求尽量先答应稳住他。 宾主尽欢,离散而去。 “督主,这三家可信吗?” 等宾客们走完后,赵充国忍不住忧虑道。 “天子行事,正中有奇,彻看不懂,彻怕时间拖得越久,我等离京的希望越发渺茫,所以不管那三家可不可信,这已是我们离开京城的最好时机,道理,相信他们也懂。” 刘彻不怕另外三家阳奉阴违,就怕这个深藏不露的天子。 在离京前,希望不出什么幺蛾子吧! 另一边,张玉等人护卫着同坐在一辆马车上的朱棣和姚广孝往自家府上而去。 “少师,刘彻之谋可行否?” “可行,但不能让他行。” “啊,少师这是何意?” “督主,贫僧问你,你观刘彻此人,以为如何?”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