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能割爱否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太尉府。 当晋重耳把豫让刺杀皇上的事情全盘托出后,饶是看起来稳如老狗的狐偃,也被吓得不轻。 待缓过神后,狐偃手捋白须,缓缓道: “那豫让真的是为了去年夏姬之事才去刺杀皇上的?” “应该错不了,不然他临走前说是要去报恩,除了这件事,重耳实在想不到还有其它什么原因。” “依舅父看,这件事怕是另有隐情!” “啊,什么隐情?还请舅父为重耳解惑!” 晋重耳虚心请教道。 “皇上遇刺后,突然性情大变,又在一夜之间,以雷霆手段掌控京城全局,百官无不噤若寒蝉,不避其锋芒。” “如果说皇上的指挥决断能力是天生的话,那突然出现的亲军却是早有预谋的。” “而这一夜剧变的导火索,就是从豫让行刺开始的。” 此话一出,晋重耳瞬间冷汗直冒,脊背发凉。 这一切都是皇上的阴谋? 可是天子如此年轻,哪来的时间和精力去暗中培养人马? 背后有高人指点? 是太傅秦任好,太师齐小白,抑或是太保高欢? “皇上,以及皇上背后的人,为何会选这个时机来向后宫发难?” “依舅父看,可能是和皇后最近的动作有关。” “大肆杀害皇室宗亲?” 这件足可在史书中记下浓重一笔的大事件,最近这段时间,也在朝中传得沸沸扬扬。 “对,明眼人都看出了皇后是想自立了,而皇上,则是她最终的目标。” 狐偃微微颔首。 “可是,皇后想自立,太后怕是不会答应吧?” 晋重耳又问。 “皇后此举,要么是和太后有了协定,要么就是还有后手,可惜,察觉到危险的皇上,竟是不再隐忍,一夜之间控制住了局势,一脚将整个棋盘踢翻了。” “所以,舅父以为,豫让的行刺,对皇上来说是正中下怀?” “是…也不是…” 说到这,狐偃轻轻摇了摇头。 “舅父?” 说到这里,两人居然又绕到了一开始的问题。 “舅父问你,那个被杀的大内侍卫说是皇上知道豫让的名字和来自哪里?” “说起这个,重耳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豫让的名字,整个太尉府,除了重耳自己外,就连管家和舅父都不知道,为何皇上会知晓?” 狐偃沉思了一会儿,才道: “只有一个可能,皇上早就知道太尉府有豫让这号人,并且还知道豫让要来行刺他!” “可是,豫让入府已经是好几年的事了,那时皇上还年幼…” “不是皇上,而是皇上背后的人认出了豫让。” 狐偃打断了晋重耳的辩解。 “皇上背后的人…” 晋重耳喃喃自语。 “希望是认出,而不是指使……” 轰… 狐偃的话音刚落,晋重耳的心湖似是突然响起了惊雷。 他听懂了舅父的言外之意,毕竟他人也不傻。 豫让的刺杀,如果是皇上背后之人指使的话,那对方的城府之深,手段之高明,真是使人不寒而栗。 看到外甥若有所思的样子,狐偃叹息一声: “那豫让,你舅父也多次接触过,不像是别人的死士或是奸细,从他临时前的表现看,像是真的要报恩。” “可他选的报恩时机当真是耐人寻味,加上皇上能快速认出他的来历,和本在宫中传出皇上快要不行了,突然间又变得完好无损,其中内情怕是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狐偃慢慢走到书房窗边,看着窗外,不在言语。 晋重耳更是看着自家舅父愣愣出神。 清晨的阳光本该明亮而透彻,可当下在他看来,是那么地刺眼和让人心悸。 他晋重耳原本在外流浪将近二十年,备尝艰辛,费劲千辛万苦才做到了太尉的高位。 本以为,大周天子年幼昏聩,后宫干政名不正言不顺,将军在外拥兵自重,朝堂百官各自为政,许多地方天灾不断,造反不绝于耳等等。 外夷八国更是在外虎视眈眈,重兵压境。 怎么看,大周都要有亡国之祸。 到时天下大乱,他晋重耳未必没有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可是,皇上背后的势力居然突然发力,并且一夜间控制住京城,掌握住数百官员的生死。 而且,从这个神秘势力展现出来的手段来看,分明是老辣之极,又留有余力。 鬼知道大周境内还雪藏着多少人马。 真是让人心灰意冷啊! “皇上会如何针对咱们太尉府?” 晋重耳也走到窗边,一起看向窗外。 再去深究豫让的出手,到底是本人自愿的,还是被他人指使的,已经没有意义。 毕竟皇上已经知道了刺客的身份。 隐而不发,定然不是皇上,或者说是皇上背后之人,不会拿此事做文章了。 “听说早朝上,皇上颁布了一道限制臣子离京的旨意?” 狐偃答非所问,而是关心了朝堂之事。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