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准奏。” 李义没有再提让范仲淹去治水的事情。 因为他知道这个提议肯定没人响应。 让一个小小的县令去主治一郡之水灾。 相当于在后世让一个县长去负责整个直辖市的水灾工作。 无异于天方夜谭。 “谢皇上。” 刘裕王弘等人拜谢回列。 后面陆续有人出列请旨,基本上都是奏折上李义朱批后意见有分歧的事件。 李义全都准奏。 这才是天子该有的样子嘛,大部分的大臣心里如此想到。 等最后一位大臣上完奏后,众人正准备退朝时,只见李义对李辅国命令道:“传旨。” “是,皇上。” 李辅国清了清嗓子,展开手中早已拟好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御前太监张居翰,平乱有功,深得朕心,加封从四品,常侍太监。” “小的张居翰,叩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居翰连忙上前谢恩。 又一个常侍太监,同是常侍太监的黄皓人呢? 有人注意到黄皓没来上朝。 这个张居翰,把黄皓的位置给顶替了? 这一副新面孔,自是引起了大臣们的注意。 看来以后要多巴结一下了,好更好地掌握住皇宫内的情况。 “再传。” “是,皇上。” 李辅国低眉顺眼,再次展开一道圣旨。 “罪臣司马迁、方孝孺、袁崇焕三人在天牢痛定思痛,及时悔过,朕心甚慰,特赦三人,司马迁、方孝孺二人官复原职,袁崇焕升为御前左将军。” “钦此。” “皇上,方孝孺妖言惑众、毁谤朝政,而袁崇焕更有通敌卖国之嫌,还请皇上三思。” 没等三人出来领旨谢恩,站在武将上首位的朱棣又跳了出来反对。 “请皇上三思。” “还请皇上三思。” …… 朱系大臣陆续跟着出列反对。 李义冷冷扫了一眼蠢蠢欲动的魏忠贤一眼。 刚想给袁崇焕落井下石的魏忠贤顿时吓了一个哆嗦。 乖乖,都忘了咱家可是皇上的人了,差点同室操戈啊…… “皇上,司马迁犯了诬罔罪,按律当斩,请皇上三思。”一位浓密胡须遮住了嘴,额宽鼻挺的大臣走出人群劝诫道。 京兆尹李鸿章。 “请皇上三思。” …… 人群中又走出数人反对。 都是忠诚于太后的大臣。 …… 姓名:李鸿章 身份:京兆尹 所属:慈禧 忠诚:49 天赋:【亲和】(出使时,实行亲善所需资金减半,加倍提高友好度) 宝物:【李文忠公全集】(政治+2,附带【能吏】天赋) 统率:68 武力:54 智力:75 政治:88 魅力:72 兵科适性: 枪兵:B 戟兵:B 弓弩:B 骑兵:C 工兵:A 水军:A 特殊兵种:无 这个李鸿章居然是外交型的天赋,而且有属性不错的宝物。 政治更是达到了八十八,相当高的政治能力。 历史上的李鸿章早年随业师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并受命组建淮军。 期间创办了北洋水师。 甲午战争失败后,作为特使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参与“东南互保”,次年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朕已经切断了长春宫与这些太后系大臣的联系,招揽他们是不是要简单一点? “方孝孺乃是一代文豪,学术醇正,朕怎么没听说过他有毁谤朝政的过往。” “袁崇焕治军有方,在抗击外敌时颇有建树,说他通敌,实乃是你们征东军中了清国的离间计。” “至于司马迁的诬罔罪,欺君罔上才是诬罔罪,朕为何从来没感觉被司马迁欺骗过啊,还是后宫那几位是国君啊?” “啊!?” 李义一连三答三问,瞬间使得朝堂上鸦雀无声。 “皇上息怒。” 张让张居翰等人连忙跪拜在地。 “皇上息怒…” 有人带头,大臣们也都有样学样,一起跪拜高呼。 这天子怎么变得如此气势凌人了? 印象中,好像是第一次看到龙颜大怒,而且是在朝堂上。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这些臣子一下子没什么经验啊,还是那几个阉人会奉承。 一时间,群臣尽是被天子的气势所夺。 “都起来吧。” “谢皇上。” “尔等可还有异议?” 群臣之间面面相觑,心有不甘的朱棣还想辩解几句,但看到了另一边李善长的摇头示意后,放弃了上奏。 他父亲再三交代过,朝堂上遇到什么事,一定要向李善长多做请教。 “好,既然都没异议了,那就这样吧。”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