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天灾人祸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历史上的方腊,最后是被童贯率军击败的。 而在《水浒传》中,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率军征讨方腊,这个事件在后世历史上是没有的。 历史上梁山好汉只有三十六人以及上千随从,他们虽然也被诏安,但并没有去打方腊。 等等,童贯,朕的殿前总管太监不就是童贯吗? 历史上的童贯,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有破西夏,灭方腊之功,但他恃功而骄横跋扈,最终被宋钦宗所杀。 在这个大周朝,想来这位殿前总管太监的能力不会太差。 随即,李义在奏折上写下“遣殿前总管太监童贯领军平叛之”的朱批。 很好,批阅奏折既可以了解大周朝的势力分布情况,又能掌握全国大事动态,还能拿系统奖励,当真是一举三得。 随后,他又翻开了第三本奏折。 乃是徐州牧王弘的奏本,所奏广陵郡海陵县的海境线上水灾严重,风潮泛滥,淹没田产,毁坏亭灶。 最后上面的意思是让广陵郡太守蔡兴宗集一郡之力去修复海堰,自行解决。 李义盯着奏折,皱眉看了良久,最后才写下“派遣范仲淹去修海堰”。 徐州牧王弘和广陵郡太守蔡兴宗,不出意外,他们都是镇南将军刘裕的人。 因为刘裕在后世历史上,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 而王弘和蔡兴宗都是历史上刘宋的大臣。 但是,刘裕一方想让蔡兴宗自行解决海堰的问题,怕是也没那么简单。 按照李义掌握的历史知识来看,蔡兴宗此人虽然在历史上出仕过刘宋的吏部尚书,但完全没有治水的经验。 想要让他去修复海堰,李义表示很怀疑,所以,他写下了让范仲淹去修堰的批注。 范仲淹是谁,乃是后世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刚好有修海堰治水的杰出政绩。 至于这个大周朝内,有没有范仲淹这号人,李义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接着,他打开第四本奏折,乃是上奏蝗灾的事情… 大周朝真是多灾多难,不是天灾就是人祸啊。 也不知道这个国家的底蕴到底有多么深厚。 这些随便一个天灾人祸,放在后世历朝历代,都是足以改朝换代的大祸,而在这个异世界周朝,好像并没有起太大的波澜? 同前几本奏折一样,李义每看一本就会写下自己的批注,难得有几本写下“已阅”字样。 “陛下,君子以自强不息,陛下勤政,老奴甚慰,这碗四神汤,具有滋补养生的功效,是老奴特地命御膳房易牙庖长亲自熬的,还请陛下喝下,小作休憩。” 不知何时,一道尖细、略带文人腔的嗓音在李义身边响起。 一碗莲子、芡实、淮山、茯苓炖猪肚的浓汤被一个小太监端到他的面前。 而说话之人却是一位身穿墨绿色官服,面容清秀,带有一股文人气息的中年太监。 御前总管太监王振。 李义停下手上动作,“重新”打量了一下这位后世历史上因“土木堡之变”而“名声大噪”的明朝第一任专权宦官。 姓名:王振 身份:御前总管太监 所属:朱元璋 忠诚:20 天赋:【专权】(掌握权力时,下属令行禁止,但很容易独断专行。) 宝物:无 统率:30 武力:34 智力:68 政治:70 魅力:40 兵科适性: 枪兵:C 戟兵:C 弓弩:C 骑兵:C 工兵:C 水军:C 特殊兵种:无 看了王振的属性天赋,李义发现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倒是其投靠对象居然是征东将军朱元璋。 前有黄皓私下投靠刘备,现又有王振暗中依附朱元璋。 朕的权势太监们,当真是视朕如无物啊。 如果说黄皓是刘备的人,算是合情合理,那么张让与赵高都忠诚于慈禧,是不是系统弄错了? 毕竟一个是东汉时期的太监,另一个是秦朝的宦官。 还有刘瑾在后世是明朝人,本该也是忠诚于朱元璋,但他却是皇后的人。 但是直觉告诉李义,神通广大的系统应该不会骗人。 而眼下在后世明朝有“翁父”之称的大太监,实际效忠于朱元璋,也算是“门当户对”? 王振,本为明朝的落第秀才,中举人,为了出人头地,自阉入宫。 他善察人意,明英宗继位后升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从此大权在握。 他主张以重典治国,在蒙古瓦刺部大举入侵时,劝英宗亲征,但结果全军覆没,最后在土木堡,英宗被俘,自己也被杀。 被这么一位既“坑主”又“坑己”的太监服侍,李义突然感到一阵恶寒。 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李义还是拿起这碗色相颇好的四神汤尝了一口。 一股鲜香味美搭配着清甜可口的口感触动着李义的味蕾,他忍不住又多喝了几口。 这个所谓的四神汤,在现实生活中,李义是绝对喝不到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