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暗市传出的谣言 (第1/2页)

钟竹换在暗市呆的不亦乐乎,每天穿梭于商户之间,听大家振振有词的讲解生意经,将感兴趣的内容都记录下来,一有空就研读回味,随着手稿持续增加,他结出一套暗市的生意经,可以让新手快速融入暗市商业体系,并很快挣到钱。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初稿拿给几家大型书商过目,没报太大希望,不料书商都认为他列举的例子准确生动,商业逻辑清晰,见解独到,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争抢着帮他出书,要独占版权,并且开出了十分诱人的价格。 钟竹换万没想到工作之余的消遣竟有如此价值,他选了一家对自己帮助很大的书商,将版权和销售权全部转入,赚到了在暗市的第一桶金,数量之多超乎他的想象,轻松可以把自己和谢铜麟赎出暗市,但他并没有那么做,因为不想离开。暗市到处弥漫着自由的气息,让他的思想随心所欲的徜徉,满足了对美好生活的全部想象,根本没有理由离开。 书商给他的书取名《暗市新手经商心法》,简称“暗法”,很快就风靡暗市。读者评价:本书不但对目前商业现状分析透彻,而且对未来发展也大胆预测,有理有据、论述充分,妙趣横生的表述和层层深入的剖析,剥洋葱一样带着读者逐渐看清商业本质。 “暗法”问世后也引起了大哥和王良的注意,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商人,对商业有独到的见解,但从未像钟竹换那样自成体系,将复杂的商业过程条分缕析、化繁为简,让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对从未接触过商业的钟竹换非常佩服,于是请他来给大家讲课,将“暗法”作为这里的基础教材,提升商人整体素质,推动暗市的贸易齿轮快速运转。 谢铜麟没想到钟竹换有这等本领,福山会向来只重视武力,文人经常被逼着操练,他们多半因受不了这种歧视和压迫,脱离了福山会。钟竹换是极少数被长老重视的文人,果然表现不俗,有过人之处。谢铜麟借着跟钟竹换关系上的便利,倚老卖老,从书商那里买了大量“暗法”书籍,逼着钟竹换给签名,然后拿到外面高价卖出,赚取差价,惹得书商非常不高兴,几次找谢铜麟索要版权税,都被谢铜麟以各种理由拒绝,动不动还要使用武力。无奈之下,几个书商联合将谢铜麟告到大哥那里,非要暗市给个说法。 大哥不但没有责怪谢铜麟,还让书商们回去好好研读“暗法”,解释道:“谢铜麟以市面价格购买到书籍,这些书就转变成了他的个人资产,之后他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给这些资产附加价值,赚取了增值部分,说明他读懂了“暗法”中关于包装营销的部分,应和大众消费心理,取得的这部分利润应归他个人所有,如果书商也想获得更高的收益,需要在销售策略上下功夫,而不是追回已经卖出的书,收什么版权税,签了名的‘暗法’已不再是原来的‘暗法’。” 书商们都受过大哥照顾,对他非常信任,认可他对此次事件的调节,深知暗市历来保护商人的利益,每项规定都经过深思熟虑,极力成就商业发展,不会对任何一方偏袒,因此不再追究。该事件在暗市闹得沸沸扬扬,不但助推“暗法”成为畅销书,而且谢铜麟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 钟竹换每天仍记录着最新发生的商业案例和自己的思考,准备再接再厉继续出版第二本书,“暗法2”。就在新书即将完成之时,有个很神秘的人找到他,说神秘是因为对方不肯透露姓名,在面具之下目的不明,对方想在他新书每个章节前面的导词里加上些文字,如果他同意,可以收获两倍的稿酬。钟竹换看了看需要添加的内容,大致是个找地图的游戏,如果能收集齐六福地图,可以获得丰厚大奖,还说明了地图的样式和材质,地图绘制的风格。钟竹换想继续了解这些地图的由来,如何辨识真伪,可对方没有多讲,只说自己一直在谋求跟作家的合作,想搞一些特殊的东西出来,看下市场反应,对钟竹换非常欣赏,所以主动来谈合作。 钟竹换认为这个模式很新颖,可以尝试一下,于是爽快的答应了。不成想,对方当场就付清了稿酬,将添加内容草稿交给钟竹换,然后转身离开,此后也再没有出现过。钟竹换按照约定,将找地图的内容添加进“暗法2”,不出所料,“暗法2”的销量远超第一部作品,在读者届引起了轰动,甚至催生出“暗法效应”一词,意思是说引导人们探究深奥的商业原理,及解密商业运作背后蕴藏的丰厚回报。 虽然“暗法效应”是读者的穿凿附会,但足以说明读者对这本书的喜爱,加上收集地图的创意,实属精彩的点睛之笔,给读者留下巨大遐想空间。虽然神秘人出现纯属巧合,但产生的结果却令钟竹换非常欣慰。 暗市迅速刮起找地图风潮,钟竹换并不知道提供创意的人是谁,在无数读者的逼问下,也只能说是自己的商业实验,久而久之,甚至连他自己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