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一十二章 金乌战九黎(一)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姬轩辕,最终采纳了常先的计策,决定以退为进,加之坚壁清野,引诱姜连山一方,深入华夏,以逸待劳之下,与之一战,如今,暂别不表

金乌,乃是日御羲和与帝俊汤昊最年幼的儿子,哪怕是最年幼的,如今也已经四十有余,自从当年一战,被世人称为十日的羲和十子,除了最年幼的金乌之外,其余九位兄长,皆尽被大羿射杀,也是因为同出东夷一脉,大羿才放过了金乌,为帝俊留下了最后一丝血脉

后来,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下,金乌,以及九位兄长的尸体,被交还给了华夏,而因为九子皆尽战死,本就已经年迈的羲和、常仪两人,在北迁之时,身体就每况愈下,当最终定居在后世的天津后,双双撒手人寰,金乌娶了常仪十二女为妻,接管部落

这么多年来,金乌无时不刻,都在想着为兄长们复仇

如今,金乌接到了黄帝的消息,他几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一部之力,抵御九黎蚩尤,为黄帝争取时间

兖州,古代九州之一,其大概范围,南线起王屋山,沿黄河抵达山东鲁山,再抵达山东东营,北线,自后世的京都,再包括了半个津门地区,至于西线,则是以衡水、保定为线,向西至渤海边沿,也就是说,黄河直接从兖州中间穿过

而从地域上来看,这个时代的兖州境内,最大的两股势力,一方为臣服华夏的金乌一方,另一方就是臣服九黎的大羿一方,而两方又同出于东夷一脉

而整个兖州,则主要是以平原、丘陵等地势为主,对金乌一方作战更加不利

自从金乌答应了黄帝抵御九黎蚩尤,黄帝大喜过望,但也知晓其艰难,因此咬牙抽调了一万骑兵,归属金乌指挥,而金乌则拼尽全力,征集了三万人,且还有足足两万五千人,只是穿着荆甲,拿着石器,并没有得到神龙的铜甲、铜兵

而这三万步兵,一万骑兵,就是抵御足足十二万大军的蚩尤

金乌哪怕报仇心切,却并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知道自己手上的兵力,根本无法与蚩尤硬碰硬

且不论九黎之士的勇悍世人皆知,对方在兵力是他足足三倍的情况下,军械上更是占尽了优势,毕竟华夏不是神龙,没有锻造铜器的技术,更没有神龙那般财大气粗,拥有充裕无比的后勤补给能力

本来,九黎没有成规模的骑兵,是其最大的短板,但姜连山咬牙抽调了两万骑兵,由西王母杨回下属帝台统帅,与蚩尤联合进军,造成最后的一块短板也消失了,且骑兵数量同样是他的一倍

所以,金乌思索良久,分别在后世德州的马颊河,沧州上下方的南北排河,建造三道防线,依河防守,当每道防线被攻破后,将会施行常先的策略,坚壁清野

而仅有的一万骑兵,金乌并没有打算让他们与帝台的骑兵厮杀,毕竟兵力相差足足两倍,对冲厮杀,只能无故耗损兵力,得不偿失

所以,金乌给骑兵的命令,是破坏对方后勤补给线!

至此,炎黄之战,彻底打响,而华夏,将以一己之力,独自抵挡姜连山和蚩尤两方强大势力

不得不说,神龙暗部发展这么多年,加上有翟帮助训练的飞禽相助,用以传递情报,对神龙的作用极大,由各部暗部传回来的消息,源源不断的抵达神龙城

而王缘,则亲自与工部人员,在灵帝宫内,制造出了一个巨大的沙盘,三方的兵力,部署,在消息的传递下,不断的被摆在了沙盘上,一眼看去,一目了然

“以退为进,坚壁清野,常先此人,当真的大才,谁能相信,在这个蛮荒的时代,人类的战术战略,其实不下于后世任何一个时代呢?”

每每看着眼前这巨大的沙盘,王缘就忍不住感叹

有人感叹于三国乱世诸雄争霸,有人感叹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但没人知道,在数千年前,中华大地的老祖宗,就已经拥有不下于后世之人的智慧

盘古开天,燧人取火,帝俊征战,厚土争锋,伏羲悟道,仓颉造字,嫘祖饲蚕,听訞采麻,神农尝百草,任妫掌天书,风后开八阵,轩辕着内经,蚩尤锻铜兵,等等等等

这是一个让后人惊叹的时代,惊叹先祖的智慧,惊叹先祖的才华,不论先祖们品性到底如何,他们的功绩,无法抹杀!是他们,建造了六千多年的文明根基,是他们,铸造了民族之魂!颜那亚民族无法与他们相比,灭了三大古国的雅丽安民族同样无法与他们相比

而王缘,有幸见证这个疯狂而绚烂的时代,甚至参与其中,这。。。是荣幸!亦是荣耀!

而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