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银城县令张六叔 (第1/2页)

这艘大船每次行驶的距离都不短,其目的就是为了隐藏蓬莱具体的位置。 这不,直到阳光开始洒向海面,才能看到远处大船的痕迹。 自从蓬莱开始往外通商之后,在海面的大船就多了起来。 所以他们四人轻而易举的就混到了对面一艘船上。 蓬莱每月交易的日子只有一次,等到夜幕降临,那座大船便会驶回去,而这边的大船也将要离开了。 没有人注意,回去的时候船上少了四个小不点。 随着蓬莱了名声传的越来越大,来这里的不光光是有渔民,也有各地的商人。 于是即使小甜宝儿四人打扮的怪异,可却也没有人太多的关注。 在海上漂泊了半月,才慢慢到达银城的地界。 银城对于他们四人来说都不算太陌生,小甜宝儿还记得离开之时樊竹说让她去拜访一下银城县令。 当初魏山渎职,被杨成轩抹去职位之后,这银城现在的县令是谁,他们还真是不知道。 不过既然樊竹交代了,小甜宝儿还是决定去看看。 从船上下来,就可以发现现在银城的秩序比三年前好了很多,也多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 街道上干干净净的,不似三年前的脏乱。 “大师兄,师傅让我们去见一见银城县令,想必是他的旧相识,我们刚回来也需要了解一下这边的变化,不如现在就去吧!” 小甜宝儿的想法很简单,通过县令对这个地方的了解,总是更准确一些的,况且他们现在也确实是没有地方可去。 皇甫烨闻言,也点了点头。 县衙依旧还是在三年前的位置,这很好找。 县衙门口站着两个衙役,看着倒是比三年前威严了很多。 从这两年与蓬莱的通商发展看来,这银城县令就是一个明官,不知道要比魏山好出多少。 四人来到县衙门口,朝那两个衙役说道:“衙役大哥,我们想见一见县令大人。” 那衙役看了他们四人一眼,并没有因为他们是小孩子就轻看他们,而是仔细的盘问道:“你们找县令大人所为何事,若是有冤情可直接击鼓鸣冤,会更快一些。” 皇甫烨顿了一下,他身为皇家人还从未遇到过这般做衙役的,只听过官大一级压死人,却没想到这里的人这么为了他们着想。 片刻后,皇甫烨开口说道:“多谢衙役大哥关心,我们没有冤情,只是我们师傅与县令大人是故交,得知我们要到这里来,让我们代他来向县令大人问一声好,我们师傅姓樊,麻烦县令大人帮忙禀报一声。” 皇甫烨解释完,那人才恍然大悟,笑呵呵的说道:“好、好。好,那你们在这等着,我去去就来。” 只是他们都没想到,跟着来的还有一个他们格外熟悉的人。 “大人,就是他们,在门口站着呢?” 只见来人穿着整齐的官服,随着跑过来的动作,官帽已经有些歪了,足以见来人是多么的激动。 走近之后小甜宝儿觉得这人有些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 直到张景玦开口喊道:“六叔!” 张老六比以前黑了些,也胖了些,再加上小甜宝儿和他见面的次数也不算多,所以一时之间还真是没有认出来。 听到张景玦的呼喊,张老六,嘴角都快裂到耳后了,“小甜宝儿,小玦,畅儿,还真是你们,来来来,快进来。” 小甜宝儿四人跟着张老六进去了,后面的衙役大哥反而是摸了摸后脑勺,不是说是你师父的 朋友嘛,咋又成六叔了?难道是大人老家来人了?那不是福安县主! 突然衙役大哥觉得他真相了,连忙跟另一个大哥分享道。 小甜宝儿他们能过来,张老六是真的高兴,张老六当初去京城,参加会试便一举考上进士,本来他是可以留在京城的,但是那时候他离家一年多了,张老头和李氏他们传信来说,小甜宝儿他们去了蓬莱,本来约好一年回,可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他们很是担心。 刚巧那时候没有人愿意去到那个破烂的银城,银城县令一职没有人接,于是张老六就主动请旨来到银城做县令。 张老六不知道皇甫烨的身份,可皇甫烨他爹皇甫砚早把他的身份给摸清了,一听他这么说自然是百分之百愿意的,甚至还有点暗喜。 但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张老六在来到银城不足两月,一向神秘的蓬莱岛竟然开始向外界出售药材等东西,直接带动了整个银城的经济。 甚至还引得讴昱派人来探查,但是查到的就是这蓬莱每月会交易一次,为此有的人不惜在这里住了下来。 虽然几个孩子都长高了,尤其是张景玦和皇甫烨,十来岁的小少年,身上的气质已经截然不同了,但是张老六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们。 张老六直接把他们引去了后院,让丫鬟婆子去给他们端点糕点茶水上来。 “小甜宝儿,你不知道,这两年你娘可担心了,可惜这消息就是一直递不进去,越是没有消息,他们就越是焦急,你不知道,这些年我收到了多少大嫂写的信,都是问你们的。” 随着张老六一直说着些十里村的人,小甜宝儿倒是松懈了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