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实验成功,离别 (第1/2页)

确如张老六所言,他前脚刚离开,后脚小甜宝儿几人就回来了。 蔡家两个少年对秦婉柔还不算特别熟悉,即使好奇,也总是待在后面默默的看着。 热热闹闹的婚宴在夜幕降临后才慢慢结束。 几天过后,张老六和秦氏已经把黎老夫人给接过来住了。 黎老夫人似乎真的打算长住在这里,她托张老头帮她在旁边寻一块僻静的地方,说是要在这处盖房子。 只是房子还没有动工,黎定行就派人送来了许多的东西。 当然他没有把黎氏娘亲所有的东西的还回来,就这还有好多是黎青瑶从宫中捎出来的。 当时的杨氏是千百个不愿意,甚至还把杨林的死按在黎氏的身上。 在黎定行的慢慢劝导之下,才渐渐同意了这件事情。 对外宣称的也是黎老夫人找了个桃园村养老,他这个做儿子的自然是一片孝心,什么好东西都往那边送去。 不过即使他已经非常用心遮掩了,但还是引起了讴昱的注意。 炙热褪去,空气中夹杂着一丝凌冽的寒冷。 黎定行送来的大多东西黎氏都没有收,直接送到了后来黎老夫人盖的小院子。 当水面开始泛起点点薄冰的时候,有一处与外界格外不同。 暖房周围传来阵阵稻香,恨不能让人一探究竟。 可惜四周都很严实,除非能到房顶去,才能看的清晰。 好在,戚风没有让他们等太久,在一个不太忙的早上,戚风和几位侍农官一起,打开了暖房的门。 黎老夫人和季青也早早的就来了。 金黄的稻穗,沉甸甸的弯着腰,空气中弥漫的也都是丰收的味道。 戚风拿着镰刀下去割了第一把稻子,拿在手上掂了掂,大声宣布道:“新型水稻,研发成功。” 黎老夫人也有些迫不及待的从花婆婆手中接过一把镰刀,下去割了起来。 “伯母,你快起来,这点小事就不要你做了,让他们来。” 黎老夫人则是笑呵呵道:“我是高兴啊,小风,你功不可没啊!” 戚风当然知道,黎老夫人这是心怀大义,不说远了,光是为边疆驻守的士兵解决温饱问题,那就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了。 “呵呵呵,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要说还得是福安县主!!!” 接着季青给身后的几个衙役使了个眼色,五六个衙役拿着镰刀就下去了。 甚至几个司农官都没有用武之地。 两亩地,除去垒土建房,挖沟放水,加起来也不过还有一亩半的样子,托出的稻米却高达一千二百斤。 戚风和黎老夫人两人高兴的嘴都合不拢。 十里村的其他人早已见过的这副场景,甚至老张家当初比这个还多。 实验结束后,戚风便也要准备离开了。 几位司农官也被他安排的朝各个方向去了。 黎老夫人是下定决心不回去了,还让戚风多加保重。 戚风离开前,再次去戚府见了皇甫烨一面。 可却也得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讴昱听闻黎老夫人在这里住下来,便要过来看看,已经在路上了。 此行让盛京中的皇甫砚得以松下来,可在这边的皇甫烨却时刻要有危险了。 讴昱可不是黎定行那个蠢货,况且黎定行还有黎老夫人压着,自然是没有心力多想。 戚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让皇甫烨现在就离开,跟随樊竹离开。 可是几人的计划还没有提前,张老六却先向张老头李氏提出了辞行。 “爹,娘,我和婉柔商量了一下,我打算参加明年的秋闱,所以想现在出发,游学进京。” 张老六觉得他在这一年的游学中,所见所长,比他之前十年寒窗还要了解的多。 难怪之前有圣人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所以他直接把半月的路程,挪到了一年之久。 黎老夫人在这边安定下来之后,秦婉柔也放心了许多,她这次愿意放心的跟着张老六离开,也是黎老夫人安慰她了的,说她在这里等她回来。 老张家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况且现在老张家也没有谁需要张老六废寝忘食的来帮扶,对于两位老人来说,孩子们自己过得好,就是给他们最大的安慰。 没有想到的是,张老六前脚刚离开,戚风后脚也要回去复命了,身后还跟着张景武这个拖油瓶。 陈氏和张老二虽说都没有什么本事,但他们夫妻二人却是最像张老头和李氏的。 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很宽容的,听了张景武的话,非但没有反驳,还看了眼戚风。 虽说小甜宝儿已经成的县主,可在他们看来,跟盛京的达官贵人还是攀交不上的。 见双方都还没有表态,黎老夫人合适地说道:“我看行,小风,这孩子可是有你当年的影子,你带回去可要好好教导,大妹子,你应该不会拒绝吧,这孩子愿意习武,这小风又是一个好老师,你就同意了吧!” 李氏看了眼陈氏和张老二,开口问道:“老二,你们夫妻是如何想的,愿意让小武离开嘛?” 陈氏抢先开口道:“全凭娘做主。” 张老二看着张景武的眼神中也只有不舍,却没有责怪,李氏知道,这便是同意了。 于是李氏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