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全村除弱扶强 (第1/2页)

“不过,这些,我这个妇道人家哪里懂得,便哄她说的,说明有的小草很听话,有认真的长大哦。 只是没想到这孩子天天自己观察,竟让她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她发现这只要在适当的间距的植物长的都很好,后来我自己出去看了,也确实如此,所以便想要试试,我也是怕公爹不同意,才胡乱扯出是在书上看的。” 说完,黎氏站起来,朝张老头行了个礼,道:“公爹,请原谅我的鲁莽。” “这......” 几乎所有人都朝黎氏看了过来,有诧异,有惊慌,有错愕,有怨恨,只是突然就被一句笑声给打断了。 “哈哈哈,这我还真没想到是小甜宝儿呢!这小小的孩子就有如此洞察力,不错不错。” 张老头和李氏不知道李氏是如何想的,黎氏却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既然他们一家人的力量是小的,若是千千万万的人,千千万万的家呢?这样就算他们护不住小甜宝儿,那也要掂量掂量是否承担的起大众的怒火。 “是,有德叔,小甜宝儿这孩子心细,后面都还是我们根据观察慢慢摸索的呢!” 这会村长完全已经忘了,连续的干旱,哪里有什么长得粗壮的植物啊? “好好好,我等会回去,就召集大家,跟他们说,这提高产量的法子。” “有德叔!” “啊?”村长,扭头看向说话的张老大。 “有德叔,这,毕竟只是小甜宝儿这一个小孩子观察的,怕是大家都不相信,如果要是强制让他们这么做,怕是会有不少闲言碎语。” 一句话让村长陷入了沉思。 哎,世界上的人就是这样,贫穷且固执。 “哎,贤侄放心,该说的我都说了,如何选择还是看他们自己,好了好了,老弟,今天真是高兴,来喝酒喝酒。” “哎,喝酒。” 果真,饭后,不顾炎热,村长把全村人都叫到祠堂去说了这件事。 当然也确实如张老大所想,根本没人愿意相信小甜宝儿说的这种做法,甚至还有些人觉得村长疯了,老张家人宠着小甜宝儿就算在,这村长也跟在其中霍霍。 当然也有几家知道老张家田里的长势的,已经在心里考虑这村长说的话的可能性了。 见所有人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是不是吃错药了,村长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今年也五十多了,再过两年就六十了,要不是为了这些人,为什么要拉下脸面去向老张家讨教,安心等着退任就好了。 在一片混乱声中,村长退出了祠堂。 既然没人愿意,那他就做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小甜宝儿不知道祠堂这边矛盾的人们,只知道皇甫烨派张三来说,昨天烧苗的状况已经解决了,今天都已经复青,还让张三带来许多谢礼过来,各种各样的糕点,小甜宝儿的眼睛都要看不过来了。 看着张三对小甜宝儿鞠躬道谢的样子,黎氏越发觉得钟午的做法是正确的。 很快,村长在老张家和祠堂发生的事变传到了皇甫烨的耳朵中。 思虑再三,他做出了跟黎氏一样的选择。 他让张三套上马车,亲自去了一趟县衙。 下午有村民路过的时候,地里就只有村长家和老张家有人在地里拔苗。 “村长,要我说,这不是胡闹嘛,这秧子都少了,怎么可能结出更多的稻子来。” “狗子叔叔,你不知道什么叫在精不在多嘛,只要控制合适,也会结出很多米米的呀。” “去去去,你这小丫头,去一边玩去。” “哦!” 只是张二狗也没想到,还没到晚上,县衙就派衙役在到处宣讲新的提高产量之法,与小甜宝儿所说的并无二异。 “这,难道还真的让老张家那个小丫头说对了?” “可不是,中午的时候,我就觉得村长说的有道理,但是你们都不信。” “你不是也没相信嘛!” “我这不是看你们大家都不相信嘛!” 和十里村相同,其他的村子也是有很多人都不相信,但是季县令是以县衙作保,说是有人研究出来的,这才有人实行。 十里村人见县衙和村长都说了,况且村长家都已经优先行动了,便也有许多人动心了。 次日一大早,田地里的人便多了起来,从村东头,道村西头都在忙碌着除弱扶强。 把弱小的秧苗拔掉,留下相对粗壮的,茁壮成长。 老张家昨天回去想了一晚,也没有想到是谁把这个方法告诉县令的,还能得到县令的如此支持,怕不是什么身份卑微之人。 本以为小甜宝儿的功劳就要这样被抢走了。 小甜宝儿却还是每天都没心没的,时不时的还去皇甫烨家里串串门。 皇甫烨也从来没有提过,是他跟季县令说的。 更没说季县令其实也是不同意的。 那时他才知道,季县令不过也是奉他父皇的命令,并不是真的认同他的做法。 想想也是,不认同才是对的,连他自己不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嘛? 所幸,最后他还是说通了季县令,通知下去,做不做,是他们的事。 也算是季县令最后的退步。 没几天村里就忙完了,地里像鬼子进村一般,乱糟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