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惹了大祸(1)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这一次,非但是王小十看清了一件事,只怕吕珍也看清了一件事。徐达就是他的克星,他想在徐达手下翻身是不易了。也不知道,依着吕珍屡败屡战的『性』子,是否还会重整兵马,再来与徐达会战。

只怕,这机会不大了。纵然吕珍是个打不趴下的硬汉,只怕张士诚也不会继续这般的信任他了!

一切都还很难说啊!湖州一失,张士诚便困守隆平府,再也不足为虑了!

“等到常遇春将宜兴城内的事情处理完,我们就进城去瞧瞧。这宜兴城在张士诚的手下,又经历了这场大战,城中还不知是什么样的一个景象呢?”

本以为,大战平定,常遇春应该很快就会迎接徐达的大军进城。可是他们左等右等,却始终未曾得到常遇春的消息。徐达为防有失,曾派人去询问。听到的回话是,宜兴城中尚有未完之事,不日后便可迎接徐帅进城。

即得到了答复,徐达便也安下心来,只待常遇春的消息。

王小十的病好了,也在营中走动。查看之下,发现徐达已重整了这座军营,照比吕珍在时,更加是严密了数分不止。虽然吕珍战败,但其率领残部逃出,至今下落不明,徐达不得不严加防范,以免被吕珍杀了一个回马枪。

徐达这样未雨绸缪,显然是给了吕珍很大的“面子”。吕珍兵败又丧子,士气正是低落的时候,怎么敢再触徐达的霉头。这番准备算是白费了!

这日一早,纪纲来了。看他神神秘秘的样子,怕是王小十命他调查的事情有了结果。“小十哥……”

“吃过早饭了吗?”

“吃……”转而纪纲明白了。王小十哪里是在问自己是否吃饭,而是在询问是否有旁人在帐篷外。“我是一个人来的。”

“那就好。说吧!”

纪纲道:“我命人在大营里查访了一圈,从未见过当初拦截我们的那位将官。而后,我又暗暗的在大营中打听。昨夜,我同徐帅帐下的将军们饮酒,从他们的话里打听出,那是一个姓胡的将官。”

“姓胡的将官?”

纪纲道:“那不过是一名偏将。徐帅领兵而来,留耿炳文守常州。而这个姓胡的,就是耿炳文帐下的偏将。听说,他是胡大海之子。”

“胡大海?”王小十知道这人。一些野史传记中,说他是朱元璋的结义兄弟。实则,他投奔朱元璋的时间并不算早,与朱元璋的情谊也远不如当初的“淮西二十四将”。要说胡大海此人最值得青史留名的,就是他向朱元璋引荐了刘伯温!

不过,因为王小十的到来,刘伯温早早到了朱元璋的帐下,已经用不到胡大海费心了!

“这胡大海是什么人?”王小十装作不知。他也的确不知。不知胡大海是何时投奔的朱元璋,此时又身居何职。不过,胡大海之子都已是偏将,这胡大海的官职自也不低。最起码也是一方将领。

纪纲显然已经将胡大海的一切都打听了个清楚。“这胡大海是当初邓愈将军引荐来的。此时,胡大海正在汤帅帐下听命,跟着汤帅在浙江。”

这事情越发的复杂了。若是旁人还好,那人竟然是胡大海之子。虽然还不确实,但王小十已多半相信了纪纲的调查结果。若不是有这般身份背景,旁人也不敢胡作非为。即便是蓝玉,也没胆子去拦住锦衣卫的路!

“不过一个偏将,就有了这么大的胆子?”王小十道:“此事不急。这样,你派知根底的兄弟,往常州方面去一趟。看一看那人究竟是不是胡大海之子。”

“记住,此事要隐秘。没有确切证据,跟花云、徐帅都不能透『露』半个字。”那是徐帅的人,不告诉徐达是免得他难做。而花云莽撞,若是听了这个消息,非要去给自己出气不可,一不小心就要坏了事。

“我明白。”

“还有……”王小十说:还有。

“还有什么?”

“还有常遇春大哥。他久久不让徐帅进城,只怕有什么麻烦事。”王小十猜测。他或许就是胡『乱』的猜测,但这终究让他不安。“你去安排,我要进宜兴去看看。”

“要进宜兴容易,只怕是瞒不住徐帅啊!”

“你来想个办法!”王小十不容置疑。

“好。”

当天午后,王小十就从容的进了宜兴城。当然,他也未曾瞒过徐达,而是两人并肩同行。

进了城,就见一片焦土,好似焚烧过许多的东西,焦糊的味道都已经浸透了城墙,浸透了他们脚下的砖石。

“常大哥呢?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