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3章 烂透了的安丘县下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总而言之一句话,整个安丘县,因为新上任的三个县主官,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已经彻底烂透了。

抛开郑度和董超二人从三主官,以及各头目从城内本地世家和豪强家中抄掠到的财物不谈,最终,董超一个人便从安丘县县城里,成功说服了三百户百姓,以及一千名士兵,愿意与他一起迁徙到太行山中。

董超对这些被劝诱的百姓们说得一句大实话打动了很多人——在太行山里生活的百姓,绝大部分都分归每一个山头的头目管辖,在太行山里面的日子相对于平原上生活的百姓,苦是苦了一点,但是,他们这些人头上也就只有大头目一个人拿大头,不会再有任何其他人敢剥削任何百姓。

进山之后,大部分头目也不会强迫所有青壮年进入到山贼之后,不愿意加入黑山军的,可以选择在山中做山民,不管是猎户,工匠,还是普通的农民,每年只需要把他们通过劳动获得产出的三分之一上交给头目,剩下的就都是自己的了。

哪怕像张大眼那样的贪婪之辈,也明白竭泽而渔的道理。

故而,黑山贼当中大部分头目,也都是采取只取依附于他们的山民一年所得三分之一而赋税,并不会盘剥的太严重。

而那些愿意成为黑山贼一员的青壮年,虽然面临着随时会被官府围剿的风险,但是,只要他们加入了,为了笼络好手下的贼兵,大部分的头目不但会按时分给手下足够他们养活家人的粮食,而且,在劫掠成功之后,有得还会多分给他们一些财务。

这与袁绍麾下的将领,以及地方文武官员那样,只知道盘剥百姓,乃至军中的士兵,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当然,董超招募行动之所以这么的顺利,其实也与他自身就是本地人有关,虽然他在年纪非常小的时候,就已经跟着黄巾军离开了安丘县,城内外的百姓或者士兵根本没有一个能够认出他的真实身份的,但是,他幼年时形成的安丘县的口音却赢得了安丘县百姓和士兵们的信任。

三百户百姓表面上听着似乎不多,但是,实际上,这个数字的百姓放在安丘县,却已经很多了,而且,这还只是董超一个人在城内招募到的,愿意跟着他们返回太行山的百姓,并没有算上其他入城的小头目,以及被留在城西,原本负责抓捕从城西可能逃出去的漏网之鱼的那一千名,有十个小头目所组成的队伍在城内外抓捕或者从本地世家,豪强家中掳劫到的青壮年。

因为时间紧迫的关系,董超一直都留在城中,都还没有来得及出城,在安丘县境内公开招募百姓呢!

事实上,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因为新上任的三个主官的极为残酷的剥削,使得县城里原本超过万人的百姓,逃得已经不足七千人了。

而安丘县也是整个冀州境内,出现逃户最严重的一个属县。其中一部分逃去了邺县,投奔自己的亲属,一部分则被审配的侄子审荣,奉了他叔父审配的命令,当中招诱去了魏县。

审配离开魏郡之前,想办法走了三公子的路子,将他的侄子审荣放在了魏县县长的位置。

为了尽快从郭图手中夺回原本属于他的位置,审配便想了这样一个办法,在暗中破坏郭图的形象。

新官上任,自然是要清理走一批前任任命的属官,重用自己人。

郭图,以及袁绍麾下颍川一系的重臣,在审配和沮授相继让袁绍失望之后,在郭图成功上位,并当上魏郡太守之后,就是这么做得。

只可惜,郭图他们严重地低估了审配这些本地地头蛇们对魏郡的掌控能力,凡是郭图一系新上任的县一级的三主官,他们在任上的所作所为,负责坐镇魏县的审荣几乎摸得一清二楚。

这其中,为官清廉者,当然是有得,但是,这种人毕竟是少数,而且,后世有一句话,将异地做官的人的最终目的描述的是入木三分——千里为官只为财。

真正不远千里到冀州为官的,且清廉的士人,而且,还是愿意投效到郭图这样一个自身就非常贪婪之人手下做事的士人,少之又少。

有其主,必有其仆。

郭图自身不正,也就不要指望他们任命的人,能够为官清廉了。

原本,即便没有这一次,郑度选择安丘县为目标,出兵将之攻破的话,在审荣的绸缪之下,此县在不久之后,也会称为冀州境内第一个出现民乱,而且,还是大民乱的地方。

审荣原本是想到在秋收之后,才在暗中鼓动城中的士兵,以及安丘县境内被这三个蠢货还得家破人亡的百姓发动暴动,杀了他们,既可以给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