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连环(四) (第1/2页)

“初十夜里,王家一干人都听到王青彦回家的声音。第二天一早,发现了王青彦被人刺杀死在书房,书房也有被翻动的痕迹。” “现场调查的时候,我们发现血迹里的纸张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浸湿在新鲜的血液里后凝固,一种则是飘落在已经凝固的血液之上。” 严宽听得十分投入,不由脱口而出问道,“这说明什么?” “说明翻动纸张的时间有两种。第一种是刚杀完人,凶手翻找时跌落。第二种,则是死后许久不,血液都凝固后,有人翻找纸张时跌落。” 安影看向秦曼云道:“第二种情况只能是第二天一早进入书房的王夫人,秦曼云。” 秦曼云低垂着头道:“是我。我要在官府来人之前把相公的书稿找出来送到澄碧堂去。” 梁素停下了嚼相干,说道:“澄碧堂?难道说王青彦就是青鸾公子?你们要送去的就是《桃红记》的稿子?” 秦曼云点点头,梁素和严宽等人则是激动地互相使眼色,其他人也窃窃私语。 安影环顾看了一圈,说道:“这个案子可比前两个复杂太多了。这要从王青彦从户部被革职说起。” “你不是说那个方向是错的吗?”严宽着急问道。 “方向是错的,但是是事情的起因。” “王青彦在做户部度支判官的时候贪污了一百两银子。说实话,银子听上去挺多,可相较于他每年过手几百万两银子而言,其实很少。” “他为何要贪污这笔说多不多但毁了他事业的银子?度支判官再做一年就能升职,前面是大好前途。 安影看着秦曼云说道:“因为他夫人得了重病,他急着用钱,迫不得已挪用了一笔银钱。” 秦曼云的眼泪滴落下来。 “幸运的是,这笔钱发挥了大用处,王夫人被救了回来。”安影继续说道:“但是王青彦没了差事,散官拿不了几个钱,而王夫人还要继续吃药。” “这是王夫人的药方,梁素你看一看。” 被点到名的梁素一愣,把香干几口吞下,接过方子扫了一眼,“这方子是治疗脾胃的,王夫人可是常年嗳气,不思饮食。”秦曼云点点头。 梁素说道:“方子没问题,就是这个药不能断。而这药方里的几味药价格比较昂贵。” “王青彦祖籍荆州,家中平平,基本都是靠王青彦自己在京城打拼。为了王夫人的药钱,王青彦四处找活挣钱。” “他找到了他的老乡,教坊司的乐丞白永成。经白永成介绍,他在教坊司里给曲子作词,赚些银钱还能赚一日口粮。” 秦曼云一时有些懵,她迟疑地说道:“你是说青彦之前一直在教坊司里做事?” “是的,连黄玉的活计都是青彦托的白永成介绍的。” 一旁的黄玉忍不住说道:“那我讲的那个故事岂不是......” “对,你说的邱月娘的故事,其实王青彦一早就知道。白永成、王青彦还有邱月娘三人都是荆州老乡。” 严宽忍不住插嘴道:“所以《桃红记》这部书原来不是杜撰?” 安影点头,继续朝众人说道:“对,《桃红记》的故事写的就是邱月娘。” 一旁的齐国公夫人也忍不住说道:“这么说来岂不是真有一个黑心肠的负心郎?” 安影点点头说道:“确实是。但是邱月娘并没有亲密的朋友,就像黄玉说的,做粗活的人忙着想办法吃饱饭,哪有功夫管别人。” “白乐署,连你这个介绍她进入教坊司的老乡也不知道对不对?” 站在人群中的白永成点点头,“我从没问过,她也不说。只是每个休息的日子都去京城各个义庄打听。后来听说她找着她丈夫了,但是.....” “就像《桃红记》里的桃红发现了她的丈夫刘振成了驸马,邱月娘也发现了自己的丈夫还活着,甚至成了高官,但她丈夫不认她,只愿意给她一些钱财。这事她告诉了教坊司厨下做事的人,基本大家都知道这个事情。” 黄玉道:“对,这事我们都知道。后来我们还劝她收了钱财算了,她后来也想想不如拿着钱财回老家。” 白永成也说道:“这事我也知道,后来邱月娘不就拿了钱财走了吗?” 安影摇摇头,“黄玉,王夫人,你们曾说王青彦反常之处,便是曾在街上和一个捕快打听人。” 秦曼云和黄玉对视一眼,惊讶道:“他打听的是邱月娘?” “对,我们找了东西大街上巡值的捕快,王青彦打听的就是邱月娘。捕快说的,和白乐署说的,以及教坊司厨下人说得都对得上,就是邱月娘去了兵马司办路引,她准备离开。但是有人曾听到邱月娘和一男子在教坊司厨下的对话。姜阿才,你说一下。” “小的姜阿才,以前在城东的教坊司做风师,嘿嘿,贵人不明白么,就是夏天给人扇扇子,讨口饭吃。有日我偷偷在厨下睡觉,亲耳听见有个男人和女子对话,女的哭着说男人抛弃糟糠妻,在京城娶了名门贵女,她要去京城府衙状告。男的说,给你一些银钱,快些回去。”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