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调查(五) (第1/2页)

第二日,郭熙决定带着甲组几人去了金陵府书院,又让戴府尹加派人手过来。 书院的山长柳西川虽然已年近七十,但身子骨还很硬朗。他是永平年的状元,曾官至丞相,但在永平改革的时候上书极力反对,就被调去编《通鉴》一书,一编就编了二十五年。 “西川先生,怎敢劳烦您亲自过来。”郭熙老远看到柳山长站在书院门口,脸色大变。作为天下文坛的领袖,学生遍布全国上下,哪怕是圣上亲自前来,他都未必会到门口来迎接。 “哎,哎,你不用紧张,我就是出来遛弯,刚好溜到门口。”柳西川头上戴着绛蓝色的东坡帽,又瞧着有点滑稽,现在已经不大流行东坡帽这种款式了。 “山长大人还是这么喜欢遛弯。我给你带了点东大街的卤肉,石坪桥的烧鱼饭。”云攀晃了晃手上的油纸包。 柳山长笑眯眯地接过了东西,“就等你这口呢。云攀现在还在刑部做评事啊?” 云攀自然地行了礼道:“自然还是。这是我们郭郎中,我们一起过来查朱可心的案子。” 小易和安影跟着郭大人行过礼,小心地走进书院。 “我想着云评事怎么还拎着个油纸包出来查案,原来他认识这里的山长。”安影对小易轻声嘀咕。 “哎,云评事可是永康十年的状元,是山长的得意门生,这你都不知道?”小易惊奇地看向安影。 安影摇摇头,又挑挑眉毛,掩嘴悄声道:“你知道吗,饭堂的曹娘子好似对云评事很客气。上次我们查案子晚了,她还给我们留饭。那饭可真好吃。” 小易敲了她一额头,“这么好的事你居然不知会我一声。下次有这种好事记得通知我。刑部里就属云评事最受女子欢迎,饭堂的曹娘子,隔壁户部针线房的马娘子,刑部大门口几个铺子的小娘子哪个看到云评事不是羞红了脸。” 安影摸了摸脑袋,看了看前头的云评事,嗯,风姿绰约,温和有礼,确实出众,她捅了捅小易:“那陈大人和苏大人呢?” 小易瞪大了眼,正想说话,又悄悄瞧了一眼前头走的郭大人和云评事没注意到他俩,压低了声音说道:“你都来京城这么久了,这两人什么情况你都不知道?” 安影正想细问,云攀回过头来打断了他俩的悄悄话。 “我们四人分两组谈话。估计要在书院待上几日,这位是白执事到时候你们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就找他。” 安影想到自己的小弟安彤刚好也在书院,边和云评事说起,云攀点头道:“也好,叫你弟弟过来问问。” 安彤看到长姐过来,笑呵呵地招呼道:“阿姐,你也在查这个案子啊。” 安影围着小弟转了一圈,看着人长高了,穿着书院统一的袍子,瞧着人模狗样的,满意地点点头,问道:“你和我说说你们书院里头的事情,特别是和祝竹之、朱可心、杨慎、冯墨、沈平修还有梁素有关。” 安彤抓了抓头,说道:“他们都是甲班的学生,大都过了解试。平日也不和我们这些学生在一起。祝竹之是解试的第一名,平时的书院等级考试,也常常在前三甲。沈平修、杨冶大哥还有冯墨也经常在前三甲,都是书院里成绩最好的那批人。” 安影问道:“朱可心呢?” 安彤想了想接着说道:“朱可心成绩一般吧,听说是因祝竹之的关系,他才可以进甲字班。朱可心听说是吴县的,和祝家是表亲,他两从小认识,所以关系特别好。我之前和朱可心在书库聊过天,他性格挺好的,读得书可多了,为人又和气。真是太可惜了。” 安影拿笔记了记,又问道:“你们这个甲班到底是怎么定的?我只知道成绩好的才能进。” 一旁的云攀笑了笑,还装模作样地喝了口茶,安彤看了看云攀,又看看安影说道:“阿姐,云师兄就是我们书院甲班出的状元。他每个月都来书院讲一堂格物课。” 安影虽然在书院门口听到云评事早年也在金陵府书院读书,但每月在书院授课还是刚知道,不由有些敬佩,但有些奇怪,就问到:“云评事,不是说状元都是四品以上的官,可评事不是才八品。这是怎么回事?” 刚刚瞧着安影崇拜的目光还有些小得意的云攀,此刻扭过脑袋,搓搓手指,“让你调查案子问话,怎么问到我这里来了?” 安影脸红了一下,和云攀相处久了,就和苏大人一样,极为随和,自己居然问出了这么越界的问题。 云攀看着安影脸红的样子,倒也没为难,指了指案卷说道:“你们继续。” 安彤赶紧继续道:“金陵府书院有甲乙丙丁四级,每年都由等级考试,每次可以考一级。刚进书院,不管你多厉害都得从丁字班读起,通过每年的等级考试晋级。” “不过这里和其他书院不同的是,金陵府书院的考试范围更广,不仅仅是为了进士考,除了明经策论外,书、画、数、乐、骑、射都有考校。阿姐,我现在就在丁班念书,等年底考试过了就可以到丙字班去。”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