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陈年旧账(一) (第1/2页)

没多久,小易就带着安影进来了。郭郎中便把今日堂上审的的情况细细说了一遍,苏黄哲便问道:“安姑娘,听说你这几日也在奔走,我想听听你这边的进展。” 安影点头说到:“我也正好有些东西想和大人们说说。我这几日不断翻阅苏大人给我的口供,我去了沈家看了湖州的账册。”安影想了想才说着:“罗氏的口供看着很合理,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整件事情根据她的供述需要太多的巧合,反倒是事情完成以后再做的总结。” “小姑娘,这世间本就有许多巧合。说实话,我经手的大小案子已有千余件,其中多有巧合才成事。前几个月刚结了一个大案子,那城东的铁匠杀害了城南茶摊吴姓一家三口。那案子一头雾水,铁匠和吴家没有任何交集。 “当初我们查案子的时候,连个嫌犯都没有。好在苏大人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熟记那几日巡值捕快的口供,发现有名陌生男子曾在那晚出现在吴家巷子里。我们人手还多,撒出网去,才在城东找到了这名男子,也审不出什么。他就是听人说城南的羊肉馆子不错,多去了几趟而已。” “我们也是没有办法,还好从他家里搜出了血衣,又搜到了吴家的物件儿,他才招供。你猜什么原因?”郭郎中扔了一颗核桃肉到嘴里,说着:“那铁匠就是去城外干活的时候遇上了吴家媳妇送豆腐回来。吴家媳妇运豆腐的板车有点坏了,铁匠顺手帮忙修好了。" “这些个小事,当事人不说谁又能知道?后来铁匠也真是听说了城南的羊肉馆子不错,吃完饭回家那会儿已经天黑。他也不熟悉城南的路,就在巷子里里乱走,谁知道就遇上了吴家媳妇。吴家媳妇便给他指路,又谁知吴家大郎见着了就以为媳妇偷人,想报复又怕丢人,就和家里的老娘一起用麻袋罩住铁匠往家里拖,好一顿打。” “铁匠喝了酒又被莫名打了一顿,后头被吴家媳妇从麻袋里放了出来,就拿起灶间的烧火棍把吴家母子给捅死。那吴家媳妇拦着的时候,也不小心被捅死了。铁匠酒醒了,见状就偷偷拿了吴家的一些财物,翻墙跑了。”郭郎中又喝了口茶,对着安影摇着头说到:“你看看,这结了的案子回过头看,不都是巧合。你可别钻了牛角尖出不来。” 戴昶也是笑着说:“安家小姐,这案子有时候就如此。想的太多,会越来越想不清楚。譬如,我也想为什么这罗氏想这样的法子来报复郑平,在我看来简直莫名其妙。但是证据确凿,口供无误,也无屈打成招之嫌,事实再不合理也是事实。” 安影瞧瞧苏黄哲,想来他们的想法是一样的。苏黄哲却朝她眨眨眼睛,示意她继续往下说。 “我也没有审过案子,就是有些地方不明白。各位大人听我随便说说就行。”安影笑着拿过芽雨端着的碟子说到:“这是家里自己做的松子嚢卷儿,绿豆糕,还有红豆饼。我想着大人们审了一天的案子,以为明日我才能来。刚刚小易大哥来找我的时候,就想着大人们定是没吃正经饭菜,就顺手带了点心来。各位大人边边听我说,就当个消遣儿。” 郭郎中瞧那绿豆糕极小,用手捏了一块扔进嘴里,顿时觉得清香四溢,糕点细腻湿润,味道是淡淡的甜味,更多的是绿豆的香味,不由大赞到:“小姑娘,你这点心做得可真不错。没事,你就说说,我们听着。” 安影朝那苏黄哲挑了挑眉毛,苏黄哲心想这丫头原来瞧着谨小慎微,礼数周全,如今这跳脱得甚至有些嚣张,估计这才是她的本相,就同那日在刑部大牢门口一样,胆子大得很,又觉得有趣,便笑一笑低头去捡那点心吃,耳里却听着安影说到:“我看了双林县里三十年的档案记录,其实内容不多。” “罗氏本就是双林镇人,大约二十三年前,罗氏祖父罗茂发现双林山中野茶十二株,开始以此制茶,该野茶特别之处为其叶呈白色,冲点之后茶汤如雪,出了名以后,被推成了湖州府的贡茶。罗氏说罗家当年每年上贡以外均可高价出售,罗氏一家六口人均以此茶为生。” “依罗家供述,郑平的父亲郑一顺从湖州来到了双林镇,和当时还是双林县县丞何清设计将那几株野茶判为郑家所有,让这罗家失去生计。我查了当年的判书和凭证,事情大抵和郑老爷说的差不离,郑家这手段在茶户之间竞争中也是常见,不过那五十两银子的凭据也是在,而且郑老爷从沈家银庄里取了银子也是有记录。” “但我查了罗家的情况,她家除了这十二株野茶,并没有其他茶树,这十二株野茶,我算了算哪怕每棵茶树都能收三斤的鲜叶子,那所有的野茶也就三十六斤的鲜叶子,说实话,我们家茶树有些还收不了三斤。那三十六斤的鲜叶子也就做上七八块的茶饼。” “我就想不明白,这七八块的茶饼连交贡都勉勉强强,如何还有其他鲜叶子做茶饼出售?原本也不该是家中生计来源才对,要我说这十来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