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点歌”继续,名曲继续 (第1/2页)

而随着一些镜头转到舞台下面观众席位的时候,这些人的表情也是暴露在了各国无数在屏幕前的观众眼中。 看着那么多岁数不小的人,居然在那里挤眉弄眼,呲牙咧嘴的做鬼脸,全世界的观众都是一片目瞪口呆。 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很快,一些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这是有些人在给台上的华夏代表团的交响乐团的演奏者增加压力,再看看这些人所坐的位置,顿时仿佛明白了什么。 这些人针对华夏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怪不得现在都说,国际音乐协会早就已经变了味道。 全都不好好创作音乐,反而是跑去弄一些其他能够赚钱的事情。 都已经几十年了,都没有什么新的优秀作品问世。 而现在华夏的李宇天创作了几首新的曲目。他们这是急眼了? 虽然观众们姿态万千,但是台上的京艺的学生们却是不受干扰的,按照李宇天的指挥,正常发挥着自己的演奏水平。 这一首曲目是那个世界非常着名的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 这首圆舞曲在原来的世界里可是非常的有名,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 而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将该曲作为保留曲目演出。 此曲按照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组成,由序奏、五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序奏开始的时候,小提琴在A大调上用碎弓轻轻奏出徐缓的震音,好似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大地,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 在这背景的衬托下,圆号吹奏出这首乐曲最重要的一个动机,连贯优美,高音活泼轻盈,它象征着黎明的到来。 接下来是五首连着一起演奏的小圆舞曲,每首小圆舞曲都包含两个相互对比的主题旋律。 第一小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 一个主题是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响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多瑙河。 另一个主题则是轻松、明快,仿佛是对春天的多瑙河的赞美。 第二小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第一部分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情绪爽朗、活泼,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 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显得优美委婉,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 巧妙而富于变化的第二圆舞曲描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 第三小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主题A有优美典雅、端庄稳重的特点;主题B具有流动性特点,加强了舞蹈性,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 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 第四小圆舞曲的主题A优美动人,富于歌唱性;主题B强调舞蹈节奏,情绪热烈奔放,与主题A形成了对比。 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 第五小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 一个主题是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 另一个主题则是一段炽热而欢腾的音乐,形成了全曲的高潮。 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 最后是全曲的高潮和结尾。 乐曲的结尾是管弦乐曲结尾,较长,依次再现了第三、第二、第四、第一小圆舞曲的主题 ,接着又再现了乐曲序奏的主要音调,最后结束在疾风骤雨式的狂欢气氛之中。 直到曲目演奏结束,台下掌声响起,而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却是脸上嘴脸眼角直抽抽。 他们忙活了二十几分钟,不断的变换着面目表情,却是一点作用都没起,已经却累得半死。 而李宇天也是让学生们短暂的休息一下。 然后转身向着约翰逊的方向问道: “不知道这首曲目如何? 还能否勉强入得了国际音乐协会大师们的耳朵?” 台下有很多中立的观众差点笑出声。 别说能不能入他们的耳朵了,就按这首曲目的优秀质量,都已经可以和流传世界上百年的那些经典曲目相媲美了。 要是约翰逊说这样的曲目还不行的话,那国际音乐协会可就是准备彻底不要脸面了。 而约翰逊倒还没有脑残到那个程度,他只能违心的说道: “还不错吧,不知道其他曲目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质量?” “呵呵,继续点歌吧!” 约翰逊闻言马上扔出了手中的骰子。 同时在心里暗道:我就不信你首首曲目都能够有这种质量。 哪怕万一都有这种质量,我也要累死你们。 现在京艺的交响乐团可是都已经演奏了两首曲目,都已经一个小时的时间了。 再加上剩下四首曲目,我就不信那些小黄皮猴子能有足够的体力,全程不出错的演奏下来。 等到体力消耗过大,难免就要出现各种疏漏。 只要出现了错误,那就好办了。 所以约翰逊迫不及待的扔出骰子,让李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