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马识途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南郑城的蜀军要跑! 游骑发现靠近南郑城的沔水上、蜀军正在搭建浮桥,邓艾一听到部将的禀报,心里立刻就冒出了这个念头。 邓艾正在帐篷里睡觉,他掀开身上的被褥,立刻从毛毯上站了起来。 他开口便对部将道:“擂鼓,传令……各营,召集兵马!” 站在左侧的另一个将领道:“外面下雨了,一片漆黑阿。” 邓艾简单地说道:“南郑城……贼军,要跑。” 刚才进帐的部将一脸不可置信,愣在原地脱口道:“南郑是汉中郡治,蜀军连南郑也不要了?” 邓艾催促道:“还不快去!” 部将这才回过神来,抱拳道:“喏!” 邓艾说话不麻利,但是动作很快,几步就走到了帐门,掀开帐篷往外看。果然在火把的亮光中,能看到空中飘着稀疏的小雨。前阵子下了一场雨,阴了好多天,今晚又开始下了。所幸下得不大,连地面都没湿透。 邓艾返回帐篷,拉了一下身上的袍服,长身而立,对身边的士卒道:“披甲。” 很快帐外就传来了“咚咚咚……”的擂鼓声,在黑夜里十分引人注意。 一众将领陆续来到了中军大帐,大伙七嘴八舌地说着话,几乎都不相信、蜀军会这么快放弃南郑!毕竟西面的汉城和阳安关,都还在蜀军手里,仗还能打下去。 其实大伙的意见是有道理的,连邓艾自己也吃不准。正如此时在场的一个武将说的话:“傍晚时,我们的游骑看到河上在建浮桥,可蜀军不一定会在今晚渡河,渡河也不用弃守南郑罢?” 然而邓艾就是有一种直觉,敌军要跑。这是他听到奏报消息后、心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 事情往往便是如此玄虚,有时候人越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越会被太多理由左右、从而影响判断! 邓艾也不是突发奇想的念头,而是对形势有一种自己的见解。汉中之战,姜维获胜的希望已经很小了,南郑守军撤退的时机、反而可能选在彼此都意想不到的时候。何况卫将军秦亮也有此猜测,还派人来提醒过邓艾、要注意南郑守军的动静。 但是这些想法,阐述起来有点太复杂,其中还包含了一些不好说的揣测、以及感觉。尤其对于邓艾来说,让他口头上说清楚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 将领们还在议论,“使君何不派出斥候,再去打探一下?” 邓艾的掾属段灼道:“今夜看不到月亮星辰,斥候也容易迷路。等来回耽搁一番,怕是天也亮了。” 这时邓艾放弃了解释,开口磕磕碰碰地问道:“军功就在眼前,功劳要不要罢?” 诸将顿时面面相觑。 冬天晚上很冷,还飘着小雨,确实不是出兵的好时候。但军功可遇不可求,人们在这里守了那么久,也没捞到多大的功劳,今晚再艰难、也只是一晚上而已。 这时有人提醒道:“夜里看不清楚,谨防贼军设计伏击我军。” 邓艾点头道:“嗯。” 另一个人道:“我军出兵也容易迷路。” 邓艾道:“我能……找到路。” 他接着看向段灼,结巴地道:“我先率南岸兵马出发。汝带我的将令去北岸,召集人马渡河,随后增援过来。” 段灼抱拳道:“遵命!” 邓艾又部署了一阵,等到各营将士整装待发,便率军出击,他亲自在前军中带引将士。 诸部点燃火把,先后出营,黑漆漆的夜色之中,火光渐渐形成了一条长龙。偏偏邓艾身边的人不打火把,好在邓艾的中军将士都骑着马,战马走夜路还是不错的。 邓艾的眼睛适应了黑暗,仅凭夜空中的一点微光,亦能看到南侧的山影。虽然黑漆漆的看不甚清楚,但山体形状大致能看清。 行军良久,邓艾坐在马背上仔细观察着山势,忽然下令道:“传令……前方将士,右转进山!” 后面传来了一声应答。随即有人嘀咕:“邓使君真能辨别山形?” 众军转向南面,果然在低山之间发现了一条路。循着山谷里的道路,不知走了多久,各部陆续走出了山区。 前面的地势仍有些起伏,但没什么显着的特点了。即便遇到村庄,因为能见度低、视野很近,人们也分不清这个村庄、与那个村庄究竟有什么不同。 邓艾带着前军一直向行,后面的军队也跟着火把行军。漆黑的天空中、飘着点点冰冷的细雨,此时估计将士们谁也不知道是否走错了路。 但邓艾并未迷路。他在这方面很有天资、也有兴趣,当年还在做小吏的时候,他便喜欢观察地形与环境,而且会将其与兵法联系到一起。 当地形完全变成了平原之后,刚派出去不久的游骑忽然回来了,向邓艾禀报道:“报邓使君,仆等发现敌军!敌军大队人马在前方,火光见尾不见首!” 众将士一阵嘈杂,有人说道:“邓使君简直是神算!贼军真的出了城。” 邓艾问道:“在哪个方向?”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