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海风吹拂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毋丘俭已经放弃了军队。他在下令诸将回蓟县后,便带着一队人马悄悄离开,接着从平虏渠北边、向东面走。东面就是大海,清河入海口。 大伙在这里找了一条船,准备从海路南下、前往东吴。 夏季的海面颜色湛蓝,景色更加漂亮,尤其是在阳光明媚、风平浪静的天气。但所有人都知道大海的可怖,一旦起了风浪,那恢弘的力量、根本不是凡人能抵挡的。海洋蕴藏的危险,便如同那深不见底的海水,离开了陆地的人们、不过只是渺小的浮萍。 而且此时的船只、全都是平底船(世人还没有想到、船底可以造成尖底的),风险极大。像楼船之类的大船是肯定不能入海,一吹就翻!与大多人想像的不一样,目前走海路反而得小船。 但此时毋丘俭只能冒险,他最近已经反复想过,东吴是唯一的去处! 幽州呆不住、也守不住,一旦官军进入幽州,任命官员开始行使权力,毋丘俭就会丧失大权、沦为大家立功升官的猎物。而且幽州军将领刘茂、已经把乌丸单于寇娄敦给捕杀了,此时幽州北面的鲜卑人也不太靠得住。 那除了走海路,还能怎么办? 一行人准备好了船只,正暂住在一处渔民留下的木棚里。随从已经去附近的村庄买东西了,大伙要囤一些补给,打算明早就启航离开河口……如果没有风浪的话。 “哗啦”的海浪声中,毋丘俭拿出了包袱里的笔墨,正准备写点东西。此时他却忽然察觉,外面火光闪动,遂急忙起身走到了简陋的木门外。 只见用铁链锁在岸边的那艘木船,不知为何燃起了熊熊大火! 弟弟毋丘秀也察觉了,随后赶了过来,大声问道:“谁放的火?” 毋丘俭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暗呼不好。 果然弓守向木棚这边走了过来,身边还带着好几个甲士。铠甲已经没用了、大多人都已经丢掉了甲胄,弓守的手下却还保留着几套甲! 毋丘秀等人立刻把手伸向了腰间的佩剑,他厉声质问道:“弓将军,汝叫人放的火?” 弓守不答,走到了不远不近的地方站定,回顾左右道:“我们如此乘船出海,必定都会死在水里!毋丘将军不如给兄弟们一个人情,让我们将功补过。” 毋丘秀怒道:“汝兄曾追随使君,战死沙场。汝竟是这样的人,想着背叛使君?” 弓守隐约有点心虚,辩解道:“我一向尽心效力,未曾有过背叛之心。彼时我守平虏渠南口,未能阻击成功邓艾军,乃因上了邓艾的当。” 他稍作回忆,接着说:“邓艾派人送来挑战书,我以为他要攻打营垒,便加紧防备。不料邓艾凌晨时分、便已悄悄离开南皮,等斥候察觉的时候,已经追赶不及了。” 毋丘俭这时才开口道:“战场总有胜败,此时再去计较,已是于事无补,我也没怎么责怪弓将军。” 弓守冷冷道:“只是现在不计较!哪怕我们侥幸能走海路逃到东吴,将军能放过我吗?” 他起初还有些抹不开面子,此时把心里话说出来之后,语气反而渐渐变得坚决,“左右没有活路,大伙何必一起白白送死!” 毋丘俭道:“此役从开战之初的半个时辰、便几乎已经注定了结果。即便邓艾没能烧毁白马渠上的浮桥,战事仍无法扭转,无非是时间会拖得更长。幽州军将士的家眷不在幽州,一旦正面失利,军心就不在了。我岂能把失败的责任,尽数怪罪到弓将军的一支偏军上?” 毋丘俭说得很诚恳,因为他确实也是这么认为的。 有时候人们只看到表明上的兵力对比,但占据了洛阳中枢的人、一向都有优势。秦亮就应该经得起暂时的失利,但毋丘俭不行! 所以当初扬州起兵,勤王军一个月就打进了洛阳;否则一旦被迟滞在路上没有进展,军心必出问题,结果就不是那样了。 弓守听到这里,稍有些犹豫,但他转头看了一眼已经烧起来的船只,以及此时剑拔弩张的气氛,眼神又是一凛!弓守沉声道:“请将军兄弟二人交出兵刃,免得事情太难看。” “唰!”毋丘秀终于从腰间拔出了佩剑。 毋丘俭看了一下对方的人数与甲胄,又瞟了一眼远处的大火,伸出手制止了弟弟,忽然叹道,“没必要了。”说罢从腰带上解开扣子,果断把剑带鞘扔到了地上。 弓守立刻招呼部下,上前拿走了几个人的兵刃,然后取绳子将人绑了。但没有杀毋丘俭。 出海的准备也就此中止,弓守当天就派出快马,去寻官军的大营。 ……官军几万大军在涿县,很容易就能打听到。弓守的信使去了涿县,刚到县寺被人一盘问,他便把事情说了出来。 荀夫人住在县寺前厅庭院,她也恰巧听到了此事。 荀氏根本就没有被关押,大多时候只是被软禁在一间厢房里,不过偶尔到庭院里走动、也不会遇到多少为难。 在卫将军手下做事的杜预,昨天甚至过来拜访过,对荀夫人十分敬重,礼节自是周全。还有卫将军府的长史傅嘏,也专门来过一趟,叮嘱侍卫在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