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高丽金行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其实霍汝文和皇帝赵桓都看到了,而且都注意到了,即便王楷这封信写得非常隐晦,但也都明白了高丽的第三个要求是什么? 高丽想把中部和南部租给或者借给大宋驻军,为期十年,或者更久,双方可以商议租借的时间,其用意当然就明确了。 高丽现在是没有办法驱逐宋朝驻军占领军,但是又不甘心土地就这么被宋朝占领了,所以想通过签订租借协议的办法,来明确宋朝对高丽中部南部的占领的非法性。 从而等到时间到了,再依照双方的条约,要求大宋按照条约撤军,这样就兵不刃血的把被占领的领土要回来了,这是夹缝中求生存的高丽不得已的委曲求全的办法。 可就算是这个办法,赵桓也没打算理睬,他是要把整个天下都尽数纳入大宋的版图的,怎么可能跟高丽签这么一个协议?约定这么一个期限。 即便期限到期,大宋不履行条约,不撤军高丽,高丽多半也是无可奈何,赵桓是不愿意落人口实的,占领就是占领了,这个绝不会让你在法理上站住脚。 而且在这个时代,其实是没有什么国家疆域的准确概念的,强权就是真理,这是每个国家信奉的教条,你有能力就可以攻占别国的领土归自己,别的国家也无可奈何。 赵桓要充分利用这个时代的强权即真理的游戏规则来征服世界,把世界都划入大宋版图。 不过现在赵桓也不会明确的跟高丽翻脸。 即便是金富轼拐弯抹角真知灼句的把第三个要求说出来了。霍汝文回答是先把前两个问题解决了,第三个问题以后再说。 他用的是拖字诀,你可以提你的要求,我可以置之不理,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金富轼明白霍汝文装傻之后,他也就明白宋朝在这个要求上是什么态度了,也就不再提,免得好不容易争取到的第一条和第二条也泡汤,那可就没地方哭去了。 当天回去之后,金富轼跟几个助手一番商议,觉得大宋开的条件只能接受,如果不接受靖康通宝,大宋是绝对不会把真金白银借给高丽的,更不会无偿的把粮食送给高丽。 而让高丽花真金白银来买粮食,高丽现在经济捉襟见肘,连之前战乱被烧毁的开京府的很多建筑目前还都是残砖碎瓦,没有修缮的,更没有钱组建军队,哪里又有钱去买粮食? 说到底一个字:穷! 于是第二天金富轼与霍汝文再次在政事堂进行谈判,金富轼当即表示全盘接受大宋开出的条件。 包括在高丽以半年为限,最终过渡到只有靖康通宝是唯一流通货币,禁止金属货币流通,用大宋给的无息贷款建康纸币向大宋购买粮食,以及购买军事装备。 霍汝文满意的点头,不过又说了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其实是与低息贷款相配套的设施。 霍汝文说道:“我们不可能把印好的货币从大宋用船运到高丽去,那不安全也很不方便。 所以我们皇帝陛下的意思是在高丽建立大宋的皇家金行和民营银行,由大宋皇家金行向大宋的民营金行发放贷款,再由大宋的民营银行与高丽的朝廷签订低息贷款协议,发放贷款。 这个具体的贷款金额以及贷款的利息和期限,由高丽与民间商行商议,这是属于民间借贷,商业借贷大宋就不插手了,但是需要建立相应的金行机构来进行运作。” 这是一个非常前卫的金融体系,是通过银行业来运作的,这个时代的朝廷金融肯定是天大的差别的,所以即便是很懂经济的金富轼,也对此一头雾水。 霍汝文已经把皇家金行的总裁赵开叫来了,当下便让赵开给金富轼上了一课,告诉了他银行是怎么运作的,又怎么发放贷款的。 赵开做这样的知识普及讲座已经很多次,教了很多人,包括培训了大量的商业银行的总裁,当然他这些理念都来自于皇帝赵桓。 经过他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金富轼终于明白金行是怎么回事,皇帝又如何通过金行发放纸币贷款,以及如何回收贷款,包括贷款的使用路径等等。 听完之后,金富轼大加赞叹,对霍汝文说道:“竟然能想出如此精妙绝伦金融体系来,能想出这主意的人真是天才。” 霍汝文微笑说道:“大宋所有的金融体系,包括财税制度,都是当今皇帝亲自拟定的,很多具体的规章制度都是官家亲笔书写起草的。 你的这句绝顶聪明之人的赞誉恰如其分,我大宋朝野上下对皇帝陛下的博学多才佩服的五体投地。” 金富轼又连声赞叹,随后霍汝文便让金富轼跟赵开具体接洽商议金行构建以及运作,包括贷款发放相关事宜。 赵桓不想过多插手金融,他要让市场管理去调节金融,这样才能避免官僚主义对金融的破坏,用市场规律去调整是远远好过人为管控的。 毕竟是人都有私心,能力也是有限的,都有想不到的地方。 而市场虽然也有很大的不足,有各种波动,都会围绕着价值规律在运作。 金富轼当然明白,大宋给的无低息贷款绝对不是无偿的赠送,这些钱来自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