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妙清的妙计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妙清摇头晃脑吐出了四个字:“登基为帝。”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震惊了。 因为高丽国王都是只称王,不称帝,他跟大和不一样。 大和国还没有跟其他国家接壤,所以做皇帝别人也不会太在意的,大海就是他的天然屏障,隔着大海,他不用担心其他国家。 所以不仅当皇帝,而且要当天皇,四面环海就是他的狂妄的资本。 可是对于高丽来说,就没那么幸福,有大片的领土与中原王朝接壤。 中原王朝看到高丽国王登基便可能会发大兵打他,他挡不住,所以还不如乖乖的韬光养晦,不要给强大政权得到灭掉他高丽的借口。 所以高丽从来都是当国王,不像大越国、大理国这些藩国,关起门来当皇帝,对外则自称王,而现在妙清却让他当皇帝,可不是开玩笑的。 他要是在大宋面前自称皇帝,大宋肯定会狠狠修理他。 金国面前他更不敢自称朕,金国随手就可以把他灭掉,越是这个时候他就越清醒,不敢随意惹怒金国。 他有点发愣,同时又有些恼怒的望着妙清:“为何这时候要朕来称帝?” 妙清一副神秘莫测样子说道:“臣夜观天下,确定开京王气已经消散,但是如果陛下登基为帝,新帝登基,必然天地百神呵护。 由此一来,地下的皇气将会护佑陛下抵御强敌,恢复我高丽安宁,但是由于龙气本身接近枯竭,所以这种登基为帝的呵护不会持久的,也就是三五年。 这是老衲偷窥天机,冒着被天谴的危险,向陛下提出的建议,请陛下斟酌,不要耽误了上天垂爱才好。” 他一番说辞说得王楷半信半疑,有些心动,真的能够凝聚王气,能够让大宋退让,离开高丽,那倒是一件大好事。 只是这件事关系重大,他得听听各方面的意见,于是把目光望向金富轼。 金富轼他曾经编出来了朝鲜半岛最早的史书——三国史记,他是不怎么相信所谓王气这一说的,尤其是拿王气来对抗大宋,在他看来就简直是笑话。 若是在平时妙清这么说,皇帝愿听,那就任由他们。 可是现在国难当头,大敌当前,弄不好会灭国的,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放任妙清祸害国家呢? 当下金富轼说:“殿下,风水之说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但是要审时度势作出判断,不能依靠那些不飘渺的玄学来做出推断。” 这番话得到了柳旵等人的赞同,甚至于金富轼的死对头尹彦颐也没吭声来反对他。 这些大臣又不是傻子,不想掺和在这种事情中,也不想让妙清这个时候来说这种事,会有大麻烦的啊。 眼看一众人的都不同意妙清的意见,王楷纵然有意却也不敢不听全体大臣的意见,于是说道:“这件事从长计议。” 但凡他这么说,那就意味着这主意不会成了,只是说的委婉一点。 妙青又立刻提出:“那就请殿下北狩。” 那眼前宋军已经在树州登陆,直接威胁到平安京的安全,所以叫王楷北狩,实际上是逃跑,谁都知道。 金富轼说道:“不是说金国王储完颜亶不同意陛下离开平安京吗?就是要陛下亲自指挥,如果这么离开了,不管找任何借口都将视为逃兵,咱们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金国了,可不能把金国给得罪了。” 王楷心想你不愿得罪金国,就宁可看着老子送命吗? 其他几位大臣意见一致,也都觉得还是留在开京府,这时候既然金国的王储发话了,还是不要走为好。 王楷十分焦急害怕,生怕哪一天大宋进攻开京府。 仅仅过两天,完颜亶连夜离开了开京府,带着人匆匆往北走了。 这把王楷气得够呛,但也无可奈何。 派去探查的探子们倒是说大宋军队已经开始向东部进发,只过了两天便传来消息,大宋的大军攻克杨州。 扬州就是后世的首尔,这原本是中部的一个大的都市,驻扎的有高丽军队,但先被金军给征召了一部分去加入金军攻打大宋去了,全打没了。 接着又被召集去北边攻打大宋驻扎的龟州,同样打没了,所以宋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扬州城里除了一些衙役和甲兵之外基本上没有可用之兵,大宋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扬州。 接着大宋颁发政令,城中所有十五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的年轻女子,愿意前往大宋当英雄母亲或打女工的,限时三天报名,过期不候。 这一招在大越国的时候曾经使用过,现在如法炮制,只是给的时间要稍微宽裕一些。 此刻的扬州还远没有从惊慌中走出来,很多饥民饿死街头,朝廷拿不出粮食来赈灾。 城里有粮的只有少数的富豪和官宦人家,大部分百姓都挣扎在死亡线上,树皮草根早就吃光了。 这种情况下有个饭碗能活命,对于高丽的这些年轻女子来说没有选择,哪怕不是去大宋当英雄母亲或者打工,在高丽让她们做皮肉生意,只要能有一口饭吃,她们也是愿意的。 但是这一次没有像上一次征召女工和英雄母亲那样有粮食发,能预支钱财买粮给家人,只有本人能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